第二章

    第二章 (第3/3页)

可以通过存折,也可以通过存款单;我们还应该对即期存款,也就是活期存款支付利息。

    问:让我们先谈储蓄。无疑,有一项联邦法令规定了商业银行储蓄利率的最高限额。

    范:是的,而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储蓄信贷银行。顺便提一句,还有另外一项法令,禁止储蓄借贷银行让顾客使用支票。这是为了保护商业银行。需要改变的是,法律应该从保护银行转而去保护一般人。

    问:你所谓的“保护一般人”是不是指让那些有储蓄的人享受任何银行愿意支付的最大限度的利息和愿意提供的其他服务?

    范:是的,是这个意思。

    问:你提到了存款单。

    范:联邦储备委员会禁止大银行——如我工作的那一家——为高利率的长期存款单做广告。这种长期存款单对那些指望着将来退休和想把所得税拖延到以后低收入的年岁时缴纳的人特别有利。联邦储备委员会为这项禁令提出一些虚假的理由,但真正的理由却是为了保护小银行,对付大银行,因为大银行效率高,有能力提供更好的交易。最后才考虑到的照例是公众,而吃亏的照例是个人。

    问:让我们把这一点搞清楚。你是说我们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小银行的关心胜过对一般平民的关心吗?

    范:一点不错。

    问:让我们接下来谈谈即期存款——活期存款吧。有一些银行家曾公开说过,他们愿意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但联邦法律禁止这样做。

    范:下次再有银行家给你讲这话,你就问问他,银行业在华盛顿强有力的院外活动集团何时曾经有过使这项法律得以改变的作为。如果在这方面真有过什么努力的话,我可没有听说过。

    问:那么,你的意思是大多数银行家并不真想改变这项法令罗?

    范:我不单单是这个意思,而且深知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你正好是个银行老板,那么有这项禁止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的法律,事情就方便顺手多了。这项法律是紧接着大萧条在一九三三年通过的,其目的在于加强银行的实力,因为在那以前的几年中很多银行倒闭了。

    问:这已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了。

    范:一点不错。这样一项法律的必要性早已不存在了。让我告诉你吧。就在现在,如果把全美国的活期存款的余额加在一起,总数将超过两千亿美元。你尽可以拿性命打赌,银行正靠着这笔钱在赚取利息,而存款人——银行的客户——却一文钱也捞不到。

    问:既然你本人也是银行家,你的银行也从此刻谈到的那项法律中得到好处,那你为什么还要鼓吹变革呢?

    范:首先是因为我主张公平;其次是因为办银行不需要那些保护法之类的拐杖。据我看,没有这些拐杖我们可以干得更好——我的意思是说,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

    问:在华盛顿是否有人提出过你所讲到的某些变革呢?

    范:有的。亨特委员会一九七一年度的报告,以及由此报告而提出的立法,都将会对客户有利。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势力——包括我们银行业的院外活动集团——阻止进步,整个协议在国会里搁浅了。

    问:由于你此刻谈话的坦率,你预料会引起其他银行家的反对吗?

    范: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真的。

    问:除了银行事务以外,你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有什么总的看法?

    范:有的,但是,既然是总的看法,就不应该只限于经济方面。

    问:那么就请你不加限制地谈谈你的看法吧。

    范: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最大的问题,最大的缺点就是,眼下不管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有损于个人,而有利于大机构——大公司、大企业、大工会、大银行和大权独揽的政府。因此,个人不仅发迹难,维持现状难,甚至连活命也往往不容易。倘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诸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萧条、物资匮乏、赋税提高,甚至发生战争——受到危害的一直是个人,而大机构,即使受到危害,也不如个人严重。

    问:历史上有没有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呢?

    范:有的。说来也许奇怪,最近的例证,我以为是大革命前夕的法国。那时候,尽管局势不稳,经济混乱,但谁都以为买卖还会照样做下去。然而,由反抗的个人组成的民众推翻了压迫他们的独裁者。我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情况跟那时完全一样;但在很多方面,我们非常接近于独裁,又一次在做出有损个人的事。而如果对由于通货膨胀连家小也无法养活的人们说:“你们从来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那就好比说:“让他们尝些甜头”一样地令人不安。所以我说,如果我们要维护我们所谓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自由(这些都是我们宣称珍视的),我们最好还是重新开始考虑个人的利益并采取行动。

    问:就你自己而言,你将首先使银行更多地为个人服务吗?

    范:是的。

    “亲爱的,太好了!我为你感到骄傲!我更加爱你了。”在这篇访问记发表的前一天,马戈特读过清样后对亚历克斯说。

    “这是我所读到过的最诚实的东西。但是其他银行家会恨你的。他们要咬你几口才解恨呢。”

    “有些人会恨我,”亚历克斯说,“有些人就不会恨我。”

    尽管对自己的成功很有点飘飘然,但此刻看到印出来的“答记者问”,他自己也有些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