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仙姑漂尸救亲人 张果施术惊玄宗

    第二回 仙姑漂尸救亲人 张果施术惊玄宗 (第3/3页)

。一日,玄宗亲自召见张果老,想亲自查证张果老是欺世盗名还是真有高深不测的法术。

    唐玄宗向张果老询问修道成仙之事,见张果老说得玄乎,不着边际,又见他老态龙钟,须发皆白,牙齿也都脱落不齐,心生疑惑,于是就问道:“先生乃得道之士,何故齿发如此?”张果老知道玄宗的心意,就故作姿态地说道:“皇上说的极是!贫道本来己到衰朽之年,无道术可凭以致如此,实在有辱皇上。如若将齿发一并除去,一概换成新的才好。”

    张果老说完,即用双手去揪自己的头发,三下五除二,稀疏的头发便被拔光了,他又从怀中掏出铁如意,敲起自己剩余的牙齿,几下子就又给敲光了。

    唐玄宗见状,吃惊地问道:“先生何故如此?”张果老若无其事,只见他用手一抹嘴,嘴里长出了整齐的牙齿,细白如玉。他又一捋头,头上又生出满头黑发,蓬松明亮,立时变得年请了许多。玄宗见状大喜,暗叹高明。

    唐玄宗把他留在内殿,赐他美酒,他推说山臣酒量平平,饮酒不过二升,又说山臣有一个弟子,能饮一斗。唐玄宗听了很高兴,当即要召见他这个弟子。说话间一个小道士从大殿的屋檐上飞将下来,年纪约有十六、七岁,姿容帅气,情致雅淡,上前来拜见皇上。小道士言词清爽,很有礼貌。唐玄宗让他坐,张果老说道:“我这弟子常常站在我的身边,不必赐坐。”唐玄宗听罢更加喜欢这个小道士,就赐酒给他。

    小道士喝够一斗也没有推辞,张果老却推辞说:“不能再赐了,他喝多了定会有过失,会让皇上见笑的。”唐玄宗不管张果老如何说,还是硬逼着小道士喝。忽然酒从小道士的头顶上涌了出来,帽子掉到了地上,变成了一个酒榼盖儿,唐玄宗和嫔妃、侍者见状都笑了起来。转眼间小道士不见了,只见一个可装一斗的金榼立于地上。唐玄宗命人拿起一看,金磕里的酒被装得满满的,仔细一看,发现这金磕竟是集贤院之物。玄宗忽然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小道士竟是金磕变化而来!

    朝廷都知道张果老说自己是尧时丙子年生,又说自己尧时为侍中。玄宗虽然了解“道不言寿”这个道理,但总想知道张果老的真正岁数,于是就命宫中方士邢和璞来测算张果老的岁数。

    邢和璞用些竹签颠来倒去,分分合合,即能测出人的来历运程、寿命长短及生死祸福。而这天邢和璞奉旨为张果老算命,折腾了大半天,就是弄不出个究竟来,最后无可奈地向玄宗奏道:“此人没有寿限,不知是神是鬼。”

    那时,宫中还有一个道士叫师夜光,自称有分辨人鬼的高术。一天夜里,玄宗命张果老与自己同坐,众臣分坐两旁,然后召师夜光前来察看。师夜光来到后,看了半天没有发现张果老,便问道:“张果在哪里?”玄宗笑说道:“你看我身边是谁?”师夜光看了看说道:“万岁在上,未见他人。”说得众人捧腹大笑,张果老也笑着说道:“师夜光只能见鬼,不能见人!”这时玄宗笑说道:“先生果然道术高明!但寡人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张果老也笑说道:“万岁请说!”玄宗问道:“久闻先生倒骑毛驴,不知为何?”

    张果老倒骑毛驴确实事出有因,但那是一段不光彩的经历,张果老怎能当着众人说出实情?

    张果老一听玄宗问起这事,立即收住了笑容,半天说道:“这个,这个,倒骑毛驴么?毛驴能看到前面,我能看到后面,这样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玄宗笑道:“如此说来,你和毛驴一般见识了?”张果老也笑说道:“那是,那是!”众人闻听大笑,张果老一见感到不对劲了,忙又说道:“是毛驴所见我都知道!”说完众人又大笑,张果老也跟着笑。

    通事舍人裴晤笑罢问道:“听说有个神仙铁拐李,先生可曾见过?”张果老忙说道:“他是我的一个道友,我当然见过!”裴晤道:“听说他也神通广大,能治百病,还能起死回生?”张果老道:“那是!”裴晤又问道:“他能治百病,可听说他自己却是个拐子?”张果老笑道:“还拄个大铁拐呢!”左阙谏议大夫蓝采和笑道:“裴大人是问你铁拐李能治百病,为什么治不好他自己的腿,却还是个拐子?”张果老没有回答蓝采和,他惊讶地端详了一下蓝采和,而后说道:“你呀,与铁拐李有缘,待日后你见到他,自己去问他吧。”玄宗说道:“你既与他是道友,你当能找到他,何不请到宫中一叙?”张果老笑说道:“这个铁拐李平日里云游四方,居无定所,不好找啊!”玄宗说道:“别人不好找,你找一定能找得到。”张果老说道:“待日后我见到他,一定转达万岁的美意。”

    蓝采和也是好道之人,他听张果老说自己与铁拐李有缘,很是兴奋,次日就去集贤院找张果老想问个究竟。蓝采和说明来意,张果老笑道:“缘份还不浅呢!你是大仙之才,只可惜误入仕途!你为官日后要吃苦头的,不如现在就随我入山修道去。”蓝采和说道:“我上有老、下有小,不像你只身一人,如何走的?我在家修道有何不可?”张果老说道:“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等到你大难临头,方知我话说我不虚!”蓝采和问道:“我有何难?”张果老笑道:“天机不可泄漏!”转而又说道:“不是你不肯出家修道,只是时候未到,待时候到了,你自会去得。”

    这年秋天,玄宗到咸阳去打猎,回朝时带着一只猎得的大鹿,正要交给御膳房宰杀。张果老见了,立即摆手制止说:“这是仙鹿,己满千岁,宰杀不得。”玄宗惊异地问道:“您如何知道?”张果老道:“汉武帝元狩五年,我曾随驾到上林苑狩猎,武帝猎的就是这只大鹿,经劝说放之,故此认得。”玄宗笑道:“鹿多了,时迁代变,您怎认得?”张果老道:“武帝放生时,在鹿的左角下系着一个小铜牌,作为标志。”

    玄宗闻言上前察看,竟确如张果老所说,且两寸长的铜牌还有字迹,不过己经腐化剥落,看不清楚了。玄宗很高兴,回过头问张果老:“元狩五年,甲子是什么,到现在有多少年了?”张果老笑呵呵地脱口而出:“那年是癸亥,武帝下诏开凿昆明池。今岁甲戌,己八百五十二年了。”

    玄宗命钦天监去查皇历,果然不错!玄宗深感奇异。

    又一日玄宗对中官高力士说:“张果这个人,善算者不知其年,识鬼者不见其形,真的是神人?我听说堇(jin)花泡的酒,非仙人饮了必死。把宫里的堇花酒拿来一试。”高力士奉旨带领内侍捧着一坛堇花酒,来到集贤院,当日天气寒冷,风雪交加。高力士对张果老说道:“这是皇上所赐御酒,特让您老取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