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蓝采和着魔踏歌 铁拐李赐药收徒
第五回 蓝采和着魔踏歌 铁拐李赐药收徒 (第3/3页)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还曾博览群书,通晓仙道,无论别人问他什么,他都信口唱来,带着仙意;他随心所欲,似癫非癫,似狂非狂。
有人施给他钱,他把钱用个细绳子穿上,拖在后面在地上拉着走,一边走一边唱:
铁笔大纵横,身材极魁梧。
生为有胆身,死作无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
可来白云里,教你紫芝歌。
有人问他:“疯子,你到处乱跑,你家住哪啊?”他听罢唱道: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雪。
夫居离妇州,妇在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复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栖观飞燕。
众人听罢皆大笑。有人自语道:“莫非他家有不幸,受了刺激而被弄成这样?”有人再给他钱,他还是往绳子上穿。绳头在地上拖着被磨破了,钱被撒落在地他也不管。有人喊钱掉了,他也不顾,只是往前走,边走边唱: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戏笑渠在前。
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有人又问道:“你莫非傻了不成,大热的天,你怎穿个大棉衫?”言毕众人皆笑。他却唱道: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
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
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
冬夏递互用,长年只如是。
又有人问道:“你要到何处去?”他看看那人,又凝望天空,然后突然唱道:
白鹤那肯化,千里作一息。
欲往蓬莱山,将此无粮食。
未达毛羽落,离群心惨恻。
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众人边跟着他走边听他唱,至于他唱些什么,众人听起来似懂非懂,但觉得很逗趣。只见他又接着唱道:
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
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
我欲乘白云,曷由我生翼。
唯当少壮时,行住须努力。
这时有人笑道:“你还要努力,你努力个甚?”众人听罢又笑,他也和众人一起笑,笑罢唱道:
本志慕道伦,道伦常护亲。
时逢桃源客,每接话神宾。
谈玄明月夜,穷理日临晨。
万机但泯迹,方识本来人。
他唱罢有人笑道:“你都唱些什么,我们听不懂。”他看看那人,咧咧嘴,摇摇头,逗的众人又笑。而他又拍着拍板唱道:
高高山顶上,四顿极无极。
独坐无人知,孤月寒照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中本是仙。
他唱罢抬头一看,见街旁有一酒家,便欲进去。可低头一看,见钱都已经撒落了,他摇摇头,将绳系于腰上,然后摸摸头,自言自语道:“我刚饮过,不去了”。众人一看又笑,人们把从地上捡到的钱又扔给他,他捡起来,向众人做个揖,而后进了酒家。
进到店里,他还未坐下就喊道:“店家,来壶酒。”店家应声走到他近前,见是一个穷叫花子,衣着怪异,又闻到他还有酒味,疑惑地问道:“你还要酒?”
他不耐烦把钱放到桌子上,大声地说道:“一壶老酒。”店家未动,上下打量着他,又问道:“客官不要菜?”他正要说话,却听有人说道:“菜是要的。”他和店家循声望去,见有三人走进店来,为首的一人边走边大声地说道:“先生何不与我同饮?”
但见此人眉清目秀,状貌魁梧,衣着华贵,举止不凡,一看就是个富贵之人。跟在其后的是两个仆人。
他也不含糊,瞪着眼说道:“有何不可?”说着把钱向店家一推,又对店家说道:“去弄酒菜。”店家问道:“客官要什么菜?”他挥挥手:“随意,随意。”
那人笑着坐下,两个仆人站在两旁。那人边坐边说道:“在下李玄,敢问先生大名?”他回道:“踏歌蓝采和。”
李玄对蓝采和说道:“先生刚才所唱我都听到了,真乃高深莫测,先生可是怀才不遇啊!”蓝采和说道:“我乃看破红尘,遇与不遇何妨?”李玄又道:“先生才有八斗,真乃奇人!何不随我同去,包你吃喝不愁,还能荣华富贵。”蓝采和说道:“说什么荣华富贵,我只说云地白牛。”
李玄笑道:“说得好,你可知我是何人?”蓝采和闻言看着李玄,疑惑地摇摇头。
李玄道:“我是李孔目。”说罢现出原形,身背葫芦,手执铁杖,两个仆人也不见了。蓝采和一见,惊讶不已。
店家来送酒菜,只见两个乞丐在那里,却不见李玄三人,吃惊地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且说先前蓝采和在大街上边走边唱时,铁拐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蓝采和走进酒家时,铁拐李点点头暗自道:“此人可度。”于是按下云头,化作一中年豪绅,将葫芦和铁杖点化作两个仆人跟在他后面,大摇大摆地跟着蓝采和进了酒家。
铁拐李见店家在吃惊地看着他俩,便瞪了一眼店家说道:“没你事了。”店家被吓了一跳,慌忙退下。铁拐李又见蓝采和在呆看着他,便倒了两杯酒说道:“先生何不同饮一杯?”蓝采和这才醒过神来,慌忙起身跪拜道:“弟子愚钝,不知大仙在此。”铁拐李起身扶起蓝采和说道:“快快请起。”
铁拐李从葫芦里倒出一粒丸药,递于蓝采和道:“你可将其吃下。”蓝采和接过即将其放入嘴里嚼了一嚼,感觉苦涩难耐,他不禁皱起眉头。铁拐李道:“你若嫌苦就将其吐出。”蓝采和摇摇头,将其吞下,顿觉神清气爽,出离魔障。
铁拐李笑说道:“君且请坐,你我同饮一杯。”蓝采和正欲入座,忽然又跪地而拜,恳切地说道:“鄙人蒙先生不弃,实乃三生有幸。采和欲拜先生为师,恳求先生收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