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钟离权笑说李玄 吕洞宾初试仙术
第十七回 钟离权笑说李玄 吕洞宾初试仙术 (第2/3页)
大哭,边哭边自语道:“吾内不能尽孝于母,外不能尽信于师。母必以我慢命为不孝,师必以我失信为不忠。不孝不忠,众人耻于当时,君子羞于后事。天地罪人,世间废物,速死犹晚,何敢偷生?”言毕欲寻死自刎。家人力劝,杨子身边不敢离人,唯恐再出不测。
却说李玄神出华山,随老君西游数日,便向老君辞归。老君笑而不答,稍顷吟道:
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
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
李玄未解其意,急急辞归。其归返之时,正当七日。他来到茅斋寻找体魄,哪儿能找得见?又寻弟子亦寻不见,转身见焚身之处,灰烬尤在,尸骨尤存,方知尸身被焚,深怨弟子背信弃义。
李玄阴魂到处无依,凭空游荡。眼见时辰已到,游魂将成为孤魂野鬼,仙路断绝。李玄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忽见一尸身倒于山侧,猛然想起老君临别之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灵机一动,心想这就是我的新面目了。
李玄正欲附身,又转念一想:“不知此人是何模样?嗨!罢了,饥不择食,凡事皆有定数,何必怨天尤人!魂正无依,何暇择体?”于是附其身而起。谁知此身却是一饿死乞丐之尸身,蓬头垢面,袒胸露腹,瘸腿踮脚,拄着个紫色的拐杖儿。李玄起身见状,后悔不已,正欲脱身出窍,另寻新尸,却见老君驾鹤而来,对李玄道:“真道不可着相,只须功行充满,便是异相真仙。”言毕授其金箍一只并仙丹一粒,又道:“金箍束发,金丹食之,汝即得道身仙骨。”李玄急忙拜谢,依言行之,顿时周身金光四射。老君又授一葫芦道:“解苦救难,至善至道。”言毕跨鹤而去,李玄跪拜。
李玄起身见行走不便,便捡起地上的拐杖,心想此杖为铁的才好。想罢向拐杖喷一口气,拐杖果真变成了铁杖,李玄暗喜:“老君仙丹名不虚传,真是仙丹啊!”
李玄听人说起杨子母亡焚身之经过,遂暗想:“他守我尸而不终是因为母病危机,而其母死而不得送是因为守护我的体魄。我不为其起死回生,他将终身抱恨!”想罢手持铁拐,肩背葫芦,迳至杨家。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他拄着铁拐走到杨子面前故意问道:“死生有命,不可强求。侍奉父母,生尽孝,死尽忠,死了哀哭一阵,发送了就行了,你何必这般要死要活的?”
杨子说道:“我师神出华山,令我守魄,约定游魂七日不返,方可化之。可我只守到了六日,恰好听到我母病重,因病势不能再等,无奈之下,我便回家探母,到家吾母已死。托家人看守我师,家人竟化师魄。我内不能尽孝于母,外不能尽信于师,母必以我慢命为不孝,师必以我失信为不忠。不孝不忠,众人耻于当时,君子羞于后事。天地罪人,世间废物,速死犹晚,何敢偷生?”
李玄说道:“忠孝在于立心,你有此心,那就是忠孝。看似不忠不孝,其实是大忠大孝。吾因出游,得异人传授起死灵丹,只有善人方可援救。你是善人,试试把它给你母服用了,说不定就能起死回生啊。”
杨子闻言,急忙拜跪求药。李玄从葫芦中倒出一丸药给了杨子,杨子用水调好了灌到其母口中。不多时,其母就有了气息,脸上也开始有了血色。随后长叹一声而起,看似像无病之人一般。合家稽首拜谢李玄,求其姓名,李玄道:“我就是你的师傅。因我尸已化,我附他人尸身而起。又知你母已死,恐你相怨于我,故来相救。今听你如此说,看来我做对了。你母今日已经起死回生,你要好好地孝敬她。”说完又从葫芦里倒出一丸药给杨子说道:“服此药可以延年益寿,后会有期。”杨子欲再求问,李玄却忽然化作清风而去。
金氏听钟离权说完,点头道:“如此便为铁拐李了。”说罢三人都笑了。
金氏又道:“他成拐子,是太上老君罚他。他为人之子,却不尽孝道,竟自个儿跑到山上去,都像他这样儿,谁为爹娘养老送终?老君罚他对,罚他成个拐子仙儿。”钟吕师徒闻言,又大笑。
金氏说完,起身收拾碗筷。吕洞宾道:“请师傅到我那儿去坐。”钟离权道:“天色已晚,我该回了。”吕洞宾道:“师傅若无事,到我洞内坐坐再走无妨。”钟离权道:“也好。”
师徒二人到了吕洞宾洞内,一直谈说到子时钟离权方才起身告辞,吕洞宾又按例开始打坐。
次日大孙子吕文带着姑姑们上了山。金氏正坐在吊钟洞洞口发呆,忽见两顶轿子走到近前,不知来者是谁,慌忙起身。吕文喊道:“奶奶。”金氏道:“嗳!文儿,你来了。轿子里坐的是谁?”文儿道:“姑姑们看你来了。”
正言说间,两顶轿子落地,两位姑娘下轿喊道:“娘!”金氏道:“你们怎来了?”三人走到一起,竟相抱大哭。
二姑娘边哭边说道:“娘啊,我们想你啊!”金氏也哽噎着说:“我也想你们哪!今日相见,喜事,咱们不哭。啊,不哭。”说着自己竟哭啼不已。
大姑娘擦一把泪说道:“娘,你老了,苦了你了。”金氏也抹一把泪:“不苦,不苦,我没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