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回 村学究山舍做歪诗 富监生茶坊传喜信

    第08回 村学究山舍做歪诗 富监生茶坊传喜信 (第2/3页)

。兄园左有隙地数亩,弟欲奉价,建造几间房屋,与兄居止相傍,未知允否?”楚卿道:“弟若得与兄为邻,平生之大愿也。弟原有楼屋一所,离此三里,暂典与寒族,就送兄居住,何以价为?”子刚道:“若得如此,弟旋踪时,就变卖田产,同家母到宅了。”楚卿大喜。明日临行,子刚道:“八月准到此处。兄若要问信,可到府前广货店汪景成家便知。他不时有人来往。”说罢,两人拜别。

    自此楚卿深信子刚之言,发愤读书,真个是足不窥园,身不出门,读至四更,犹吟哦不绝。光陰梭掷,不觉重阳节近。管家周仁来到书房,见楚卿沉思默诵,周仁连叫三四声,总不听见,直待拿朱墨来磨,再叫一声,方才看着。周仁道:“相公如此用心,决然大发。但明日是个佳节,该出去散一散步。”楚卿道:“不是你提起,我到忘怀了。我原约一个朋友,明日可顺便到府前问信。”

    次早起来,下起细雨,至初十日晴了。楚卿同清书上了牲口,出门但见金风飒飒,衰柳凄凄,已是深秋气象了。行了三十余里,天气暴热,一片乌云西起。忽然下雨。望见山坡下有个竹林,几间茅屋,楚卿急来躲雨。来到门前,下了牲口,忽听得里面赞道:“虽子建复生,不过如此!”楚卿就踱进去,却是两间敞屋,半壁疏篱,几盆黄菊,到也幽雅。有两个老年,一个少年,在那里饮酒,桌上五六个碗,已吃得精光,拿两幅字,侧头摆脑的称奖。忽见楚卿走进,大家立起身来,拱一拱道:“请坐!”楚卿道:“小弟是偶然躲雨,请各尊便!”那个道:“小弟因昨日下雨,不能纪登高之胜,今特约两位知己,在此挈盒补数,限韵赋诗。但瓶之罄矣,不敢虚屈了。”楚卿道:“既如此,必有佳作,敢借一指教?”那一个道:“兄也晓得诗么?”楚卿道:“虽不晓得,却也读得出来。”又一个道:“这位姓高,是个宿儒,一个徽州大店里,请他教两个儿子。弟姓赵,在前村训蒙。因初八日,高先生放学回来,路上买一只——约小弟昨日要来赏菊,就以‘-为韵。不意下雨,未曾一乐。这一位姓邳,是青年饱学,住在城内,就在城中处馆,昨日到这边岳家,要领夫人回去。所以弟两个,各出酒肴在此,屈他来到做一首,效金谷园故事。既兄晓得诗,必定是有意思的了。”遂递过姓高的诗来。楚卿看题目,是《雨中寻菊》;再看上面写着诗道:

    七三涂猎捡之——|也煮妻椒炒精。

    菊-倒风双袖酒,鸡糖溅雨一襟饧。

    宾王昔日无三友,陶令今年有四甥。

    乐矣归欲-不见,问-光惯瓮-秤。

    楚卿念了三遍,也不明白,只得问道:“小弟学浅,不但不明其理,要求逐问讲教;连这“-”字也不识。”高先生道:“兄方才说识诗,故此与兄看。今兄看不明白,要我讲说。孔子云‘诲人不倦’,我若不肯,就是吝教了。这‘-’字,是茄娘切。在《海篇》上,夫-者,——也,——者,吃物而唇动声也。第一句‘三七涂猪检之-,前日弟解馆回来,以七分三厘银子,涂路上遇着个猎户,拿许多雉兔獐鸡,弟捡一只——蛄耍是这个原故;第二句,买到家里,-去毛,先将水煮一滚,老妻就取起切碎,放些椒料炒着,精品不过,所以说‘椒炒精’;第三句,要晓得未种菊,先插竹,昨日因虚了赵先生之约,到一个邻家赏菊,正在花下饮酒,忽然一阵风来,竹-吹倒,划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