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间隙
第六十九章 间隙 (第2/3页)
之时,李宴清贪腐的罪证臣弟会悉数呈上。”
“很好……”
……
临安,政事堂。
此时的政事堂里头,礼部尚书谢康仍在外奔忙着打理先帝丧事以及新帝的登基事宜,不曾回到政事堂坐班,另外四位宰辅已经统统在座,各自伏案,处理着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各种奏章批条。
在政事堂的东南角,摆放着几张檀木制成的矮桌,几个内侍监的宦官围在矮桌之上,几位宰辅批复过的文件,被堆叠在矮桌之上,由这几个宦官代新帝参知政事。
这些宦官并没有任何参与政事的权力,仅仅只有“参知”之权,他们知会之后,会回到宫里转呈天子,好让新帝粗略知会政务。
这是萧太后想出来的办法,也算是可以勉强限制一些政事堂的权力,毕竟四大辅臣之中有两个人在政事堂坐班,大都统王象跟肃王不可能一直呆在政事堂,语气这朝中诸事,几乎统统落在了政事堂手里。
而赵显跟王象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对政事堂决定了事情,提出反对。
李宴清伏案半晌,从奏章堆里择出一份,犹豫了片刻,转头对着陈静之问道:“陈相,榕城府春旱,知府上书要一百八十万两银子赈灾,您看?”
“榕城春旱?”
陈静之停下手里的毛笔,思索了片刻,随即挥了挥手:“如果老夫记得不错,这榕城去年也报了春旱,榕城知府是谁?”
李宴清皱眉道:“去年是高老的学生李椹在知榕城府,不过去年秋察,李椹已经入了京,今年这榕城的知府叫王思成,出身来历下官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了。”
“王思成是成康三年的进士。”
一旁的高明玉淡然开口:“也是老夫的学生。”
这位高老大人入阁之前,足足做了十余年礼部尚书,又做了四届座师,乃是货真价实的桃李满天下。
陈静之闻言笑了笑:“既如此,这奏章就给他批了,送户部安排赈灾事项吧,毕竟生民性命要紧。”
坐在角落一直不说话的杨吉,突然抬头深深的看了陈静之一眼,微微皱眉。
政事堂里头,像这种陈静之一言而决的情况已经有好些年头的,以前的杨吉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不知为何,如今的他竟然觉得有一丝不快。
你们便丝毫不问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