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做事周全不抬杠

    第十四章 做事周全不抬杠 (第2/3页)

?”

    如果没有老人和小孩,谁也不愿意进入城内讨生活,就是因为苛捐杂税比较多,如今为了保留香火,百姓也只能忍受繁重的赋税。城门口的百姓率先排好队伍,在守卫的指挥下改为排成两队,接着陆续到门口边的案桌前登记领取户籍牌,然后在守卫的带领下前往西大街南面的民房。其实那里的民房原先是有人住的,只是战乱爆发死伤很多百姓和士兵。

    房屋也就空出了一大片,都尉大人遵从上司的命令,每座大城必须封闭城门禁止百姓躲进城内,其实这主要是担心反贼混在百姓当中,从而让反贼随着百姓进入城内,再经过反贼的煽动城内百姓,那样就很难保住都城了,所以一般的大都城都不敢放百姓入城。至于小都城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毕竟城内的正规军只有五千人,加上服兵役的壮丁也就一万人左右,特殊情况加上老弱妇孺能凑够十万之数,真正打仗的赢面很小,属于夹缝中生存。

    而建昌城就是这种小都城,只要有正规军五六万包围过来十有八九就会失陷;面对人数众多的反贼攻打也是很难自保,不论如何都是最容易失陷。而州府又怕小都城做大,只能明令禁止正规军的数量限制,超过数目就会遭到打击镇压,这就导致小都城的尴尬处境。

    不过在战火中最容易保存下来的也是小都城,因为无论是谁造反抢夺疆土都会舍小取大,只要攻陷了大都城的地盘,那么小都城就能轻而易举的拿下,这是历朝历代都明白的道理。建昌城的都尉大人也是考虑到种种因素才决定放百姓入城,利大于弊就少很多顾虑。

    高溢磊等人领到户籍牌,随着大队伍来到西大街的民房,他们被安置在西大街七巷十九号,房屋很小,只有左右两个房间,勉强能安放两张木床,完全没有厨房和小厅。至于做饭的地方在南面尽头有一排灶台,每家每户都到那里去做饭,茅厕也是那种大伙公用的。

    虽然条件很简陋,但是总算也有栖身之地了,众人分到房屋正好赶上了天黑,简单的洗漱后都休息了。吃的东西基本上已经吃光,大多数人都是饿着肚子睡觉,想要吃的只能等待天亮去劳作换取吃的或者金钱,其中高溢磊等人就是身无分文,连换洗的衣服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