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斩

    第三百九十一章 斩 (第2/3页)

,一朵殷红的花朵,在极速的扩大,血花中心,一支尖锐的发簪,已深深的插入了心脏。

    ……

    天色彻底昏暗。

    一场大雪,开始洋洋洒洒,一片片飘落在广袤的关中平原。

    长安城,东市!

    虽然天降大雪,此时的人群,却比以往更加拥挤。

    此时,房赢的“牛痘法”已经广为流传,加上长安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瘟疫,人们已经不再恐慌,自几日前,街上的人流便多了起来,但是今天格外多。

    因为,东市有热闹看!

    这个热闹还不是一般的热闹,是砍头……

    中国古代有“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的观念,在市集中执行死刑,成为历朝历代的传统。

    长安的行刑点,就在东西两市。

    唐朝中晚期,西市的独柳树是主要刑罚地,因为安史之乱前,“独柳树”这个名字并没有出现过。

    安史之乱后,这个名字才频繁在史书上出现。

    至于现在的初唐,行刑点一般都在东市……西北角处有一个高坡地,正好处在十字路口上,东西走向的正是春明门大街,这个地方就是,狗脊岭。

    此时,刑台上已跪满了死囚,旁边还黑压压跪着一片。

    “这么多人?得有六七百名吧?”

    “差不多,据说这几名宿老,殿前指责陛下昏庸,导致大唐连年遭灾……”

    “瘟疫不是被房遗爱克制了?”

    “他们事先不知道呗,还往圣人身上泼脏水。”

    “有病吧?贞观朝才消停几年?忘了十八路反王大杀四方的时候了?”

    ……

    听着围观的人们议论。

    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坐在高台上,面无表情的望着台下的一切,等待时间。

    死,也是有讲究的。

    《唐六典》规定:一般平民、低阶官员皆在市场公开处死;五品以上官员如非犯恶逆以上的罪行,准许在家中自尽;七品以上、皇族、妇人犯非斩刑的死罪,都在隐密处,处以绞刑。

    郑家这一支。

    从官职上论,还没有一个上五品的,

    只能公开处刑,无法享受到高级官员带来的体面,这也是斩首示众的目的:

    听话,不然下一个就是你!

    午时三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