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臣子之道

    第九百五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臣子之道 (第3/3页)

眼眶红润。

    “呵呵,你这老货,就会拍观音婢的马屁。”他指着魏征笑骂:

    “若不是她数次保你,朕早就砍了你的脑袋。”

    “陛下……”

    魏征顿时泣不成声。

    群臣也一片默然,更有秦王旧臣,用袖子擦拭眼泪。

    ....那个美丽的女子,以她独有的智慧和温柔,为大唐的权利平衡,铺垫着道路。

    天威浩荡,忠言逆耳。

    如魏征之流,言辞尤为激励,常令李世民龙颜大怒,甚至暗动杀心!

    面对犯颜直谏的臣子。

    每当李世民面露凶光,长孙皇后,总是能上前温言劝慰,将这辆失控的马车,重新拉回轨道。

    天下人皆都默认。

    或许正是由于她,二十多年的拾遗补缺。

    李二陛下千古一帝的光辉形象,和贞观之治的历史功绩,才会如此璀璨。

    长孙氏的余生,全都燃烧给了帝国。

    就是临死前,还在担心,自己的陵墓,会给百姓造成繁重徭役。

    故而留下遗言,依山建陵……

    在此之前,除了汉文帝的“霸陵”,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墓都建在平原。

    工程浩大,劳民伤财。

    相对而言,山陵可以缩减开支,减少徭役。

    由此,昭陵起!

    可以想象,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做出表率,其后世子孙,必然也会跟着改易葬制。

    世代遵守祖宗法度。

    ……减省时服,开创一帝国之葬制,天下之幸,百姓之幸!

    单此一项。

    皇后长孙氏,便足以名垂青史!

    ……

    “好了。”

    “朕知道,你们都念着皇后的好。”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叹道:“斯人已去,你我君臣,只有将这大唐治理的更加昌盛,才可宽慰观音婢的在天之灵。”

    “朕,与诸君共勉。”

    话毕,百官俯首:“臣等,愿为大唐江山肝脑涂地!”

    “呵呵呵,好!”

    李世民露出欣慰之色,话锋一转:“此外,还有一事……”

    “九成宫事件,驸马房遗爱、中郎将孙武开,护驾有功!”

    “现在议一议,该如何进行赏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