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翟让让寨—52

    第300章 翟让让寨—52 (第2/3页)

残喘,大可返回故乡弘农,借助乡梓之力或许还有回旋余地。然,吾知公速来一博云天,想来不远连累乡梓,因此,在下特地献上一计,以偿不能亲身辅佐之憾。”

    杨玄感读完之后,忽然大生知己之感。他这个人刚愎自用,不亚于杨广,但却最为重视宗族亲情,如果进军关中的路上,途经老家湖农,那是定然要盘桓几日的,说不定还会将位于那里的皇家离宫也攻打下来,听说里面的粮食足够支应很长的一段时间。

    历史上,他也正是因为这一行动,耽搁了宝贵的三天时间,遭到了包括卫文升、屈突通以及宇文述大军的围剿,最终身中流矢,不得不让兄弟杨积善看向了自己的脑袋。

    当然,这些变化是不能当作劝说他的理由的,不过,康采恩也不需要那样冒险,他只要告诉对方,不应当连累故里的乡梓,便可以基本断绝他向西进军的念头。

    关中其他地方的百姓们相信,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都已经彻底看透了他杨玄感究竟有多大本事?至少那个在洛阳城下久攻不克的杨玄感,可不值得他们惧怕,更何况如今的天子已经在版师的路上,相信不久之后,勤王大军就会将杨玄感团团包围。

    他们也只需要象征的阻挡一下,给天子有个交代,然后坐等各路援军追上这个自大狂,继而将他擒而杀之就可以了。

    所以就算杨玄感真的进入关中,也不会得到太多人的效率,更不可能有继续对抗杨广的资本。

    人心已经变了,形势也就跟着变了。

    至少不再是他刚刚起兵的时候,那幅一呼百应的壮观场面了。

    所以,李子雄接下来要说的这一计谋,对杨玄感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只见这个笑容无比的家伙,不知不觉间端正了一下身子,然后认真的读了起来。

    其实李子雄的这一计谋再简单不过,既然不能西进,那就干脆东行好了。正好东边有一座叫做瓦岗寨的土匪山寨,因为受到了朝廷的威胁而准备大规模的进行反抗,倘若杨玄感的军队能够与之呼应,并联合已经在关东造反的各路义军,那么定然就能让杨广深感大势已去。

    杨玄感乍一看完,就觉得这是条不错的计划。如果得到义军的响应,那么人心的变化就又会对自己有利。

    更何况,李子雄在书信当中还提到了几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首先是颇通兵法的秋冬,已经注定在合阳一带,如果他渡河南下,很有可能会对杨玄感的军队带来巨大的麻烦,到时候还没有解决卫文升的杨玄感,很有可能就会赴拜于两面夹击之下。

    但如果分兵,将很有可能无法全力拿下卫文升,而且宇文述的军队也在向屈突通靠拢,在强大的兵力优势面前,他们选择强行渡河的可能也在变得越来越大。到时候恐怕分派过去,阻挡他们的士兵也会变的溃不成军。

    与其这样,不得不面对两个方向上的敌人,还不如主动撤退,向东边转移,这样,来自关中的卫文升所部,就不得不在连番鏖战之后,继续向东追击,他们的战力也会因此而大大降低。而屈突通和宇文述所率领的军队,都是刚刚从辽东战场上班师回归的疲惫之师,他们虽然训练有素且饱经风霜,但在体力储备上,甚至还不如卫文升所部。

    如此一来,关东诸军便可以以逸待劳,为杨玄感挡下他们的追击,而杨玄感只要获得休整的机会,便可以回过手来收拾掉这群追兵,到时候一场大胜便是唾手可得。

    杨玄感看到这里,已经为李子雄的计划而拍案叫绝,于是立刻派人请来了自己的两位谋主,请问他们应不应该直接按照李子雄的方案挥师东进。

    李密和韦福嗣在听了杨玄感的转述之后,立刻陷入了各自的沉思,只不过他们的思考内容却是迥然不同,李某人想的是这样做对杨玄感会不会有所风险?但韦福嗣却在思考,要不要将这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忽悠到洛阳以东去。这样以来,他李子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