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你好,李元昊—13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493章 你好,李元昊—13 (第1/3页)

    不过刚才想到这里,却突然记起了另外一件事。

    刚才说到的王安石,其实在历史上有一场颇为不公的小冤案。

    因为宋朝士大夫们动不动就嚷嚷着要与君王共治天下,所以,王石也在潜意识里认为,君主和臣子们之间的关系要像朋友们那样融洽,实际上宋朝的大部分君主都是这样的,他们和臣子们一起踢球,一起讨论诗词,一起鉴赏画作,甚至类似的事情还被广泛的流传到民间去,以作为帝王清明的真实写照。

    所以类似的观点其实早就已经深入人心,故而王安石在科举殿试的试卷当中,便也借着周成王的某些典故来解说这件事情。

    这个典故的名字叫做孺子其朋,是当年周公教育周成王的话,其核心内容刚才已经表述过,然而这终究是长辈教育晚辈的话语,用在橙子的答卷当中,显然是不合适的,更何况这是在电视当中答题,试卷是要呈送给皇帝御览的,因此这样的句子也就被认为是臣子要对皇帝所说的话。

    皇帝当然不会忍受臣子如此狂妄的行为,竟然敢忘冲他的长辈来教育自己,话说要是这位考生真的有那么几分钟者的倾向也就算了,可是王安石当时只有21岁,而仁宗陛下已经42岁,年龄几乎就是他的两倍——还差几个月——自然不可能接受王安石的这种表述。

    因此当时的人总比下非常愤怒,直接将王安石的第一名给降了下去,结果排在第二个王珪,排在第三的吕公著都是官宦世家,他们早早的拿到了官身,然后才参加的科举。按照朝廷的惯例,像这样已经有官身的所谓“有官人”,是不能点为状元的,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也是鼓励平头百姓积极参加科举,也好避免世家大族对于朝廷的掌控。

    既然第二第三名都不能点为状元,那皇帝也只好把第四名拉出来顶数,而这个第四名恰恰就是他杨寞。

    至于他现在所知的这个排名,显然是呈送给皇帝之前的那个排名,因此这个家伙并没有丢掉一直在追求的状元之名,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