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来意

    第一百二十二章 来意 (第2/3页)

不甘心。

    “他说了军户如何如何,又没说所有的客户都是一般,田亩在你们的手上,想要雇谁,官府也管不着,军户也要种田吃饭,若是无田可种呢?”虞应龙拿手指敲着桌子,状似随意地说道。

    “那就让他们去寻这广西的天要饭吃吧。”

    说话之人心领神会地接上一句,余者都是心照不宣地‘呵呵’一笑,虞应龙面无表情地端起一杯酒,看着里头琥珀一般的液体,轻轻地放到嘴边,体会着其中的酸甜味道,然后仰起头一饮而尽。

    回到自己的府衙,刘禹将马儿交与随行的亲兵,还没有踏上台阶,一个属吏就匆匆从里面跑出来,看他的样子,似乎有什么事情。

    “见过抚帅。”来人朝他恭身施一礼,刘禹却叫不出他的名字,因为他到这里才刚刚一日,人头都没有认过。

    “出了何事?”叫不出便叫不出吧,反正都是自己的属下,他一边朝里头走,一边出口问道。

    很显然,对于这位新的上官,属吏们还带着观望的心态,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合不合人家的意,一个路帅的幕府,首要的就是忠心,其次才是能力,它相当于是个私人机构,虽然薪水还是朝廷出的。

    在刘禹到任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因为忙着应付战争,暂时还顾不上收拢人手,这些前任的吏员们,只有几个为首的随着前任离开了,下层的普通吏员都还在府中,一时半会的,刘禹也找不出人手来代替他们。

    按制,他的幕中应该有参谋一人,参议一人,机宜文字若干,提勾书手不定数目,视要求而言。参谋这个幕僚长他给了杨行潜,目前还在海上飘着,参议任了张青云,做为他的心腹坐镇琼州这个大后方,都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要职。

    至于他曾任过的机宜,相当于机要秘书,原本应该是亲族子弟或是子侄辈充任的,可他孑然一身,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亲族,便只能慢慢寻访了。否则他何必强拉赵孟松来军中,因为要找个读书识数的人,在这个时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功名在身的愿不愿意还另说呢,说倒底便是他没有根基。

    “有位官人登门拜访,已经等候良久了。”

    刘禹赫然转身,盯着他的眼睛,看得属吏有些发毛,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什么时候,本官的这个门,是人就可以登了?”

    “抚帅恕罪,此人身份不同一般,小的们不知道规矩,才让他在大堂等候。”属吏有些惶恐,赶紧从袖笼中拿出一份文书,双手擎着递了过去。

    “不知道规矩,也怪本官没有提点过,今日之事就算了,你记得,日后不论何人来访,都在外头等着,节堂是重地,没有本官的示意,任何人都不可登堂入室,明白了么?”

    刘禹说完了这番话,才伸手接过那封文书,这是一份拜贴,他略略一看就知道属吏为何要放人了,他带着属吏朝大堂走去,一边将自己的意思吩咐了下去。

    “你同书办们辛苦一下,草拟一份钧令,内容是:自即日起,凡属本路军中所有军士的家中,一律免其赋税和杂项,已经收取的,须得立刻退还,战死者,由官府出面加以表彰,挂牌披彩,豁免所有役使,此令务必于明日一早遍发全路,自府城开始,不得有误。”

    此时两人刚刚走上大堂前的滴水檐下,刘禹没有听到应声,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原本紧跟在他身后的那个属吏已经落在了后头,不仅如此,还张大了嘴,一脸不敢相信地表情。

    “你是没听清还是不想干?”刘禹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小......小的听明白了,这......这就去办。”属吏赶紧低下头深施一礼,掉头便往偏厢走去。

    只是没等他的人影消失在廊下,一个身影突然自堂中走出来,急急地叫出了声:“使不得啊,抚帅,万万不可行此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