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和之策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和之策 (第2/3页)

,何愁满虏不破?但现在的情况是,将无死国之志,兵无求战之心。这种状况,岂是他带头向前,以己鼓舞士气就可弥补的差距?况且,京畿要地,作此孤注一掷,一旦败亡,后果将不堪设想。卢九台为我大明督师,但他知彼却而不知己,求虚名而不顾国家安危大计。为臣实以为不可取。”

    崇祯脸色难看了几分,向杨嗣昌道:“那卿的意见是?”

    “陛下,从古至今,从未有国内内乱不止而能对外取胜者也!欲要攘外,必先安内。满虏多次入塞,骚扰京郊,所图不过钱财、人口,让我大明外患不止,无从安定。如若能够议和成功,以重利让其稍延进攻。拖延时日,我们便可以一鼓作气彻底剿灭关中之贼。接着整军经武,对满虏大加挞伐,以雪旧日之耻,永绝边塞之患。等到那日,何人会觉得今日之让步有损我大明国威?今日,即使真如卢九台所言,一举而胜,大局也不会因此而丝毫改变。但一旦失败,影响的可是我大明今后的国策,望陛下慎之。”

    崇祯沉默了一会,道:“卿之所言,朕亦深以为然。但卢象升为我大明督师,掌管天下军马,在朝内威信甚高。如若他坚持主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杨嗣昌道:“陛下,卢九台忠君之心,天下尽知,这个时候也仅有陛下您可以稍稍劝动他一点。您明日可以先不召见他,而派一内侍前往拜会于他。间接告知他您最终的决定,给他一点思考的时间。如果他最终听出了陛下的话外之音,应该就会重新思量自己的立场。只要能说服他支持议和,朝廷内的那些主战大臣便没了主心骨。我们将来所要面临的阻力就算有,也会很小。”

    崇祯帝脸色犹豫道:“卢象升的性格,朕岂能不知?单单几句话语,怎能说服他完全改变想法?”

    杨嗣昌笑了笑道:“是很困难,但在为臣看来,却值得一试。”

    崇祯没有说话,挥手示意杨嗣昌继续说。

    “陛下,臣入阁已有年余,但却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