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变革

    第九十九章 变革 (第2/3页)

再次做出了脱离周显的选择。他领着自己从墨县带来的三千余部众离开驻地临沂南下。

    谈时迈听闻之后,骑马去追,但谈震彩拒绝回来。谈时迈带着数百不愿南去的兵卒回来,向周显请罪。周显倒没有怪他,只是挺为他摊上谈震彩这个父亲感觉不值的。

    其他的,还有一些不得志或者感觉自己遭受了不公的底层将领,他们的离开也带走了一些他们手下的士卒。人数不多,但合起来也有三千多人。

    白翥从保定逃出,本身就带出来了近四千士卒。会和逃出来的禁军和后来到达的,朱慈烺拥有了一支万余人的大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带去的那些文臣也很多,足以依靠他们组成一个小朝廷。豆豆盒

    在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在南京一直保留有一套完整的官制。例如六部尚书,在北京有一套,在南京也有一套。只不过在北京的掌握实权,而在南京只是挂着虚职。但此刻情况不同了,北京的除了极少数逃脱外,大部分都陷在了京师,而南京的那些虚职就直接变成了实职。

    若是朱慈烺孤身前往,难免陷入南方众官的控制之中。但此刻他会和从京师逃出来的,再加上从山东去的这一大批人,至少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也是朱慈烺的机会。他现在有万余军队,如果他能很好的协调两方官员的利益,却有可能保住现有大明的半壁江山。这也是周显最初让他们自行选择的目的。

    但周显这边的情况就没那么好了,军力上变化不大,主要在人心的动荡上。还有就是山东巡抚去职,登莱巡抚离开。两个巡抚全部空置。山东六府知府直接去了两个,县官、州官二十几个。

    如此多的官员离开,直接使山东的统治体系陷入了混乱。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人心向大明,认为朱慈烺为大明正统,出于对明的忠义离开。但更多的人则是因为山东直面闯军,随时可能陷入新一轮战事中。他们去南京,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