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愿意捐五十万两

    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愿意捐五十万两 (第3/3页)

,那现在想这些也没有用,倒不如干脆一些,回头准备好了银子再找那臭不要脸的商量商量,看看这刀子是不是能砍的轻一些。

    朱常浩道:“若是此事得成,不知道桂王兄有如何打算?”

    朱常瀛此时也变得痛快无比:“若是三位能与我一起去新明岛,咱们自然是一体的,又何分你我?”

    朱常浩哈哈大笑道:“痛快!桂王兄快人快语,就这么定了!”

    说完之后,朱常浩也不带多留,直接就和朱常润还有朱恭枵一起离开了桂王朱常瀛的居所,联袂进宫求见崇祯皇帝去了。

    崇祯皇帝对于这三个家伙的到来,一点儿都不意外。

    自从跑到了海外的朱聿键等人把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回大明之后,出海建国就成了一件大家抢着来的好事儿了。

    如今自己松了口子,能有第二批的家伙组团去新明岛,那还能有不积极的?

    这三个家伙不过是近水楼台而已,先跑来自己这里试探试探——更何况,三人去找朱常瀛的事儿,自己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了。

    看了看天色将晚,崇祯皇帝便开口道:“瑞王叔和惠王叔,还有周王兄,等会儿留在宫里一起用膳,咱们一家人好好亲近亲近。”

    朱常浩先是谢了恩,才躬身道:“陛下,臣听闻辽东战事紧张,故而决定捐银十万两以助饷。”

    崇祯皇帝原本以为朱常浩这三个家伙就是来找自己商量出海建国的事儿,没成想还捞到了十万两军饷——这种好事儿多来一些,朕不介意的。

    朱常润也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这些年来,也算是薄有家资,同样捐银十万两以助饷。”

    这就是二十万两了!

    只是崇祯皇帝看着朱恭枵的眼神却眯了起来。

    一次性的砸出来十万两求人办事儿,这事儿必然是不怎么好办——更何况是大明的铁公鸡藩王们要办的事儿了。

    而且瑞王和惠王这两个藩王对比起周王朱恭枵,那可是实打实的穷逼。

    周王朱恭枵那可是打从大明开国之时起就分封出去的藩王,十几代人积攒下来的银子,是瑞王和惠王两个穷逼能比得了的?

    现在三个人一起进宫,瑞王和惠王这两个穷逼各自捐了十万两,那周王该捐多少?

    朱恭枵一看崇祯皇帝眯起的眼睛,心中就暗道一声不好——这臭不要脸的肯定是盯上了自己的银子了!

    想了想,在出海建国和银子之间,朱恭枵果断的选择了出海建国,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愿捐五十万两!”

    这一下子就直接在朱常浩和朱常润报价的基础上面打着滚的向着翻——整整五十万两,哪怕是朱常浩和朱常润加起来,也不过是二十万两而已。

    崇祯皇帝这下子满意了。

    五十万两再加上二十万两,那可就是整整七十万两,起码支撑起辽东战事来应该还能支应一段时间。

    最起码能支撑到把黄台吉那傻缺给怼回沈阳去。

    心中乐开了花的崇祯皇帝假惺惺的道:“两位王叔,还有周王叔这是干什么?朕这心里,哎。”

    表态之后,崇祯皇帝才想是刚想起来什么一般,恍然道:“对了,不知道两位王叔还有周王兄进宫来见朕,可是还有什么事情?”

    面对着崇祯皇帝这副收了银子就想赶人的嘴脸,朱常浩、朱常润还有朱恭枵很是感觉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

    毕竟他是皇帝,自己能怎么办?当然是老老实实的受着呗。

    无奈的朱常浩躬身道:“启奏陛下,臣等进宫,乃是为了商议置换封地一事。”

    崇祯皇帝很傻很天真的问道:“瑞王叔想要把封地置换到哪里?如今大明各地,却是没有甚么合适的地方置换给王叔啊?”

    ……

    很好,很强大。

    现在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大明的境内已经不可能再分封藩王了,这话口风您老人家早就指使着锦衣卫传的满天飞了好吗?

    至于自己三个人进宫,你心里一点儿逼数儿都没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