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头怪兽

    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头怪兽 (第3/3页)

的军功啊。

    凭什么这种好事儿让这伙儿狗日的给得了去?凭什么不是自己?

    凡是知道了消息的大明百姓,尤其是年轻力壮的那些,还有家里有些底子,读书又不怎么样儿,却还喜欢练些拳脚功夫的家伙们沸腾了。

    去他妈的子曰诗云,老子看这玩意头疼,还是操刀子砍人来得痛快,在大明不行,那就去建奴,混上了军功回来,见着多大的官老爷也不用下跪,比那些个秀才举人老爷们还要爽的多。

    更不要说因军功而减免的赋税了。

    没说的,拿钱,招呼佃户里的青壮,随着少爷一起去辽东捞军功去。

    我告诉你啊,别看现在你还是我家的佃农,你要是跟着少爷捞到了军功,那少不得会有田地赏赐给你,就算没有,那赏赐下来的银子也够你买几亩地了!

    还有你不是掂记村头的如花小娘子好久了么?等这回从辽东回来,少爷我就托我爹替你上门去求亲,包你趁心如意,如何?

    啥玩意?你没有马?多大的事儿啊,少爷有的是钱,不光是战马,连刀剑少爷我都替你买好。

    要求?没啥要求,去辽东之后砍的人头要是比少爷我砍的多,就分给少爷我几个,中不?

    中?

    那还说什么,东市走着,先找那些卖好马的蛮子去,我告诉你啊,那些个蛮子卖的马又高又大,一看就是好马!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实在是很正常的事儿,这些在某些时候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的家伙,更不会在乎建奴的命会怎么样儿。

    以前没有好处倒也罢了,如今有了好处,而且是军功这么大的好处,不光是燕赵之地,连齐鲁之地,号称孔孟之乡的齐鲁都开始激动了。

    尤其是梁山,突然之间就冒出来了当年纵横一世的梁山好汉们的后人,各个都称自己拳脚功夫不凡,马上砍人也是不在话下。

    河南更不用提了,不知道多少自称为少林寺俗家弟子的家伙们把佛祖扔在了一边,打算先去辽东战场上砍几个人头好搏一搏军功。

    佛祖说了,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问题是想要放下屠刀,老子得先把屠刀举起来不是?

    这可是佛祖他老人家的教诲,错不了!

    唯有江南某些地方显得安静了些,比如南直隶,比如苏杭。

    毕竟铁路离着江南还太远,文风又盛,总是放不下面子打打杀杀的,这样儿不好。

    至于剩下的,其积极程度根本就不亚于燕赵之地的那些莽夫,尤其是当年戚继光招兵的金华和义乌,还有广西那边的良家子,更是积极。

    一是穷的,二还是穷的。

    既然现在有了这么条出路,弄些鞑子就能赚回来大把的银子,那还能不干?

    没说的,干死建奴。

    然后就是连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都觉得有些心惊——这些人都疯了,挣钱不要命说的就是这些家伙。

    谁能想到跟绵羊一样乖巧,任由自己收着他们的赋税还老老实实的种地,还得把自己家女儿送进皇宫里让自己开心的百姓们会在军功的刺激下爆发出这么大的热情?

    如果说早上几年就有这种盛景的出现,别说是建奴了,估计奴尔干都司都不存在了——人要是不被这些红了眼睛的家伙们杀光才叫见鬼了!

    然后崇祯皇帝自己就嘟嘟囔囔的自言自语:“朕放出了一头怪兽,他会吞没这个天下,直到吞掉他自己!”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不在意。

    这头怪兽虽然凶残,但是也没到了无人可制的地步——比如说自己就能制的住这些怪兽。

    后世退役的老兵多了,杀人如麻的家伙们也不少,可是一旦回到家里,该被老婆揍的不还是得被老婆揍,该被娃子骑到头上的不还是被娃子骑着?

    大明的百姓,从来就不是那种杀人杀到失去人性的屠夫,顾家是埋到他们骨子里,永远也抹不去的印迹。

    怕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