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强嘛

    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强嘛 (第3/3页)

个渣渣,最牛逼的战舰也无非是从荷兰人手里买的三桅舰队,跟福船硬拼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沉到海里去喂鱼。

    至于说陆地上的战争,那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

    参考新军和京营搞出来的南北御林军的南军虽然没有过实战的经验,真正上战场也不过是跟着大军去辽东武装游行了一波,但是要说这些家伙还有调拨过去的南边这些卫所会打输,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最起码从火铳和火炮方面来说,这些家伙手里的装备是完全碾压西班牙人而没有任何疑问的。

    自己登基十年,往皇家学院里砸了近万万里的白银是白砸的?墨家和其他野生的大牛都是吃干饭的?

    射程多一米就已经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更何况多的还不止一米。

    放下以来的崇祯皇帝又把话头转回了刚才的问题上面:“现在接着说刚才的事儿。

    朕欲重置太祖高皇帝所设之预备仓,立于四乡和城中,众位爱卿以如如何?”

    户部尚书张桂昌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赞成。只是如今粮食不足以铺开全国,臣请择地行之。”

    这才像话嘛,好好的多为国考虑,难道大明还会亏了你们不成?朕不是已经给你们加薪了?

    好好做事,总是能升职加薪,出任尚书,当上首辅,迎娶第十八房小妾的。

    只不过张桂昌说的也有道理。

    自从自己登基之后,抄家得来的银子大部分都换成了粮食,连内帑里那些卖福寿膏的银子也有不少都换成了粮食然后赈济大明受灾的百姓。

    操蛋提哪怕红薯这玩意已经在陕西铺开了也是一个鸟样儿——就现在这交通条件,等红薯铺开到整个大明,起码在崇祯十五年以前是没什么指望。

    而且这是大明,不是螨清。

    螨清开局才六千万人,当然,这是人家螨清自己杀出来的数字,这得服。

    然后又有地瓜玉米土豆等等好东西都铺开种植。

    可是大明早在万历年间,人口就已经过了万万之数,到了自己登上皇位,估计都得达到一亿六千万了,眼下达到两亿估计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没有杂交水稻,养活两亿人?

    如果不是扔了一大批人去新明岛和辽东还有奴尔干都司,现在的粮食更他娘的不够用!

    而且很操蛋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明的百姓被朝廷养的有些找不到北了?

    新明岛,没人愿意去;爪哇和满者伯夷,也没人愿意去,哪怕是去了免税三年给农具耕牛,土地动不动就是分配个百十亩也是一样。

    新明岛和爪哇还有满者伯夷这些地方离着大明太远,还要走海路,不愿意去是正常的,毕竟去了有可能死路上或者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回来了。

    可是辽东和奴尔干都司呢?都是陆地上,还就在大明的境内,就是因为远了点儿,结果也没有人愿意去!

    直到辽东传出来有金矿的消息又加上朝廷开始发小妾了才有一些人愿意去……

    都是惯出来的臭毛病——这要是换个要脸的皇帝,不玩了命的卖福寿膏,哪儿来的这么多银子买粮食养百姓啊。

    都饿着,吃不饱也死不了,然后再说去辽东给地还免税,估计去的人就比现在要积极的多了。

    暗恨自己开局玩的太浪以至于把自己给坑了的崇祯皇帝纠结半晌之后才开口道:“以陕西之地试行吧。”

    张桂昌躬身应了之后,身为文臣方面扛把子的徐钰山也躬身道:“陛下嘉大惠于天下,乃是仁政,臣请布告天下,使万民咸知。”

    徐钰山的话仿佛打开了朝堂上其他大臣嘴上的封条,纷纷附和了崇祯皇帝之后表示应该布告天下,让百姓都知道崇祯皇帝的好儿。

    东海舰队的捷报来的很及时,傻子都知道这时候该怎么选择。

    毕竟大家伙儿的求生欲都很强不是?

    心情大爽的崇祯皇帝干脆在大朝会之后又出宫出去了。

    浪,必须得浪,不浪是不可能的,当皇帝不微服私访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