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

    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 (第3/3页)

手指了指地图对朱纯臣道:“告诉阿敏和莽古尔泰,吉利吉思、亦力把里和土鲁番,在崇祯十三年以前必须拿到手里。”

    朱纯臣有些不解的问道:“陛下?眼下鞑靼尚未彻底平定,原定不是暂时休养生息两年之后再发动攻势?”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不等了,北军休息就调南军北上,让他们也见见血,总之,时间不等人。”

    朱纯臣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乱子?”

    崇祯皇帝回到椅上前坐了下来,然后才开口道:“京城近日里正在大造黄册,成国公是知道的吧?”

    朱纯臣躬身道:“臣确实知晓,家中上下也已经登记造册,只是这事儿与提前攻打土鲁番?”

    崇祯皇帝道:“光是京城,城里,崇祯十二年的丁口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五万,比天启年间多了七十五万,比上一次大造黄册也多了五十万。”

    朱纯臣等人几乎是瞬间就弄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人太多,皇帝担心土地不够分的!

    琢磨了半天之后,朱纯臣觉得其实这么搞的问题也不算太大。

    毕竟只是加快一下干掉那些蛮子的速度,北边这些连年征战的卫所该休整的一样能休整,只是调用南方的卫所士卒北上,问题应该不大。

    至于说南军是否能适应北方的环境,或者说能不能抗的过去冬天这种南方少见的气候,朱纯臣倒也不怎么担心。

    大明立国之本就是用的南军北逐蒙元入朔漠,再来一次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是南方的卫所比北方糜烂的更厉害一些,就算是南方的卫所不能适应北方的寒冷,那又能怎么样?

    最起码,南御林军和南直隶周边的卫所已经在吕宋和爪哇证明了他们还能打!

    更何况,冬天的时候配发下厚厚的棉衣,难道还会适应不了?

    心中来回考虑了一番后,朱纯臣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调南军北上,则可以调动浙江、福建、两广、四川等地的卫所士卒。

    一则,这些地方现在都极为太平,平时也没有什么作战任务,二来,也可以让南方士卒更多的适应北方地形和环境,为以后再往更北的地方征战做准备。”

    崇祯点了点头道:“调哪里的卫所士卒,由五军都督府说了算,朕不打算插手其间。但是朕有一个要求。”

    朱纯臣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道:“幼军,依此次北征鞑靼例,凡十六岁以上者从军,让他们也跟着长长见识。必要的时候,让他们也上阵。”

    幼军从组建开始到现在也有些年头了,该是让这些孩子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了,也只有这样儿,这些孩子以后才能慢慢的改变大明的军事体系。

    因为大明的军事体系现在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朱纯臣则是躬身应道:“臣遵旨。”

    反正皇长子和皇次子离着十六岁还有好多年的时间,用不着他们上阵,剩下的幼军就比较无所谓了——如果皇长子和皇次子也随军出征,朱纯臣自问没有那个胆子让他们亲自上阵。

    张之极则是开口道:“陛下,臣请率军去土鲁番!”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不行,京营,还有新军,还有刘爱卿和夏爱卿所部,以及巴特尔所部,都必须留在京城休整。

    三个月后,刘爱卿和夏爱卿带兵回奴尔干都司,张爱卿和巴特尔率部往勒石草原听令。”

    张之极不解的问道:“陛下,鞑靼诸部已灭,只要稳步的迁移百姓往勒石草原,三五年后自然平定,何必再遣大军而去?”

    崇祯皇帝摇头道:“莫思巴图尔汗率千余骑远遁,可是朕朕十万精骑伤亡近四万!

    这个亏,大了!朕的要求很简单,张爱卿和巴特尔率部去勒石草原上寻找莫思巴图尔汗,找到他,干掉他!把他剩下的千余骑都给朕筑成京观!”

    等到张之极等人躬身应了后,崇祯皇帝才冷笑道:“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