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崔子轩

    第七章 崔子轩 (第2/3页)

同,老夫那天注意了一下,便是《易》那样出了名复杂的圣人典籍,姜氏女看个二三遍就能与老夫交谈个一二,于悟性上来说,便是一般的神童也比她不过。”

    平公公听到这里哈哈一笑,却是不太相信。不过,对于姜宓这个女流是不是聪明,他也并不在意。只在那里感慨地说道:“这几年里南唐对我蜀国越发虎视眈眈,朝中多一位公主,就算最后要联姻,也能多一个选择了。”

    一年后。

    经过一个闷热的夏天,进入八月的奉县,倒是难得来了几场北风。

    这一日,姜武大步走到妹妹的房门外,他推门而入时,正好看到妹妹盖上纱帽准备外出,便走上前说道:“听说陛下有意让妹妹提前入蜀都,估莫着这几日会有旨意。”

    姜武的话一落,姜宓扶着纱帽的动作便是一顿,转眼,她轻声回道:“迟早都要去的。”说罢,姜宓走出了房门。

    姜武知道妹妹做这个打扮,是准备上街,他连忙把佩剑拿了追了上去。吃住无忧又苦练了一年的武艺后,姜武越发高挑了,再加上他面目俊朗,十八岁的少年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英武之气。而这个英武的少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妹妹出门时充当护卫。

    转眼,兄妹两人便出了家门。

    这奉县虽只是小小的县城,却也五脏虽小麻雀俱全。姜宓本来只是随意出来走走,没有想到当她来到惯常来的那条街道时,却发现那街道被肃清了,行人都堵在道路两旁朝着前方指指点点,而奉县最大的酒楼处,两侧门旁整整齐齐站了上百个护卫。

    看到这架式,姜武抓住一人好奇地问道:“是什么人要来了吗?”那人还没有回答,旁边一个老人说道:“当然是来了贵人。听说这来的人还是五望七姓中的博陵崔氏的嫡子呢。”提到‘博陵崔氏的嫡子”几个字时,老人的声音中带了种亢奋。

    五望七姓,是隋唐时最著名的几大望族,自唐朝没落后,许多望族都搬迁到了蜀地。

    奉县这些围观的人,一直以来接触的不是连儒家的信义都抛弃了的普通庶民,就是那些崇奉拳头大便是道理的兵卒。以往,他们总是听说人,在大唐最鼎盛的时候,许多世家子以诗赋养体,以礼仪仁道养身,一个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光是站在那里就让人心旷神怡。可听来听去,他们也无法理解什么叫风度翩翩。所以这会听说能够见到还有盛唐遗风的望族子弟,便兴致勃勃地跑来围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