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嫁妆,崔子轩

    第一百二十一章 嫁妆,崔子轩 (第2/3页)

。”

    也不知怎么的,老人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姜宓感动得无以复加,一时恨不得为她出生入死。

    姜宓自是不知道,这世间,有许多上位者都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他可以一句话让你受宠若惊,也可以一句话让你惶然若死!而这种由气场由教养由种种复杂的不可言说的手段组合而成的魅力,是可以培养的,在门阀世家中还有一套成了型的培养机制呢。

    崔子轩带着姜宓来见她祖母,那还真是见一见。稍稍寒喧两句,崔子轩便带着姜宓告辞离去。

    他一出阁楼,便让人把姜宓送到明州城里的一座宅院中。也就是说。姜宓将从这座宅院里正式发嫁。

    ……

    跟随崔子轩前来的各方贵客。现在都聚集在明州城中,听人说,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物正络络续续赶来。

    因距离成亲的黄道吉日还有一段时间。做为新嫁娘的姜宓一下子闲了下来。

    虽然闲下来了,可姜宓呆不住啊。眼看着自己马上就要嫁人了,听着明州城里传来的阵阵笙乐,姜宓整个人躁得很。

    在宅院里休息了三天后。这一天,姜宓实在坐不住了。她决定到外面走一走。

    听了姜宓的要求,宫妈妈正准备反对,一侧的李妈妈却是笑道:“姑娘呆着无聊,想逛就逛吧。”她转向另外两个妈妈。笑眯眯又道:“别瞎操心了,这里可是崔郎的地盘,公主不会有危险的。”

    听她这么一说。另外两个妈妈也放下心来。

    姜宓把脸上稍稍涂抹了一些东西,戴上纱帽出了门。

    明州城靠海。在唐时算不得多繁华的所在。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为什么唐亡之后,博陵崔氏会选明州城做为驻地。

    只有姜宓听到这些话时,心里在想道:明州城靠海啊,海深水广的,还有岛呢,只要略做准备,发生兵灾就能有个退路。

    明州城很大,经过博陵崔氏这些年的建设,它的繁华与蜀都有得一比。

    姜宓胡乱转了一圈后,肚子饿了,听到前面的酒楼里正吚吚呀呀唱着戏,她便提步走了进去。

    进了酒楼,向小二点了两样菜后,姜宓便低头吃了起来。

    她的四周,都是聚精会神看戏的客人,姜宓对戏曲向来没有什么兴趣,也懒得朝台上看去。

    这时,她身后的那桌客人里,有一人说道:“天下戏曲以成都为盛,这次要不是崔郎大婚,我们也欣赏不到这么地道的蜀曲了!”

    这时,那人的同伴问道:“听说崔子轩要娶的这位正妻是个什么也没有的破落户?虽说号称什么公主,可她连一抬嫁妆都拼不起?”

    这人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马上有人接腔道:“崔子轩给出的彩礼抵得上一国国库所存,他这么富有,他那女人没有嫁妆就没有嫁妆啰。”

    “瞎说!”一个老人反驳道:“嫁妆代表了一个女人的身价地位,姜氏拿不出嫁妆,永远都会被人嘲笑。”

    周围众人纷纷应合,“是啊是啊,嫁给崔子轩这样的人物,怎么能拿不出嫁妆呢?”“也不知崔子轩是看中了她哪一点?”“此女既然能被博陵崔氏接纳,必有其过人长处。她拿不出嫁妆一事虽然是上不得台面,可这种的话各位还是少说为妙。”

    “对对对,少说为妙。”

    “在明州这地方当然要小心了,只是崔郎的婚礼越是慎重,来自各国的贵客越多,以后嘲笑的人也就越多……”

    酒楼的人还在议论,姜宓却听不进了。

    她低着头沿着墙角走出酒楼,也没心闲逛,很快就回到了府中。

    一回到自己的闺房,姜宓便把她刚刚埋到墙砖里面的木盒拿出来,姜宓打开木盒,寻思良久,还是拿出了两样东西,再把其余的连同木盒一起,慎而重之地放入一个从崔子轩的彩礼中选出的木箱子里。

    收拾妥当后,姜宓把那木箱子收了起来。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了。

    自从来到这院子后,姜宓一直没有见过崔子轩。她知道崔子轩很忙,明州城里每天都在贵人到来,听说现在五姓七宗几大门阀派的人都来得差不多了。

    明州城里越是热闹,姜宓越不敢外出,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她,从她的出身到家人,从崔子轩对她的看重到姜宓的外表都有人议论。同时。姜宓每次都能听到有人说起她的嫁妆一事。

    听得太多,这一天,姜宓忍不下去了。

    她让人向崔府提了一声,说是想见崔子轩。

    本来,未婚男女婚前是不能见面的,特别像博陵崔氏这样的家族更是规矩森严,可在这乱世当中。好似一切规矩都不重要了。姜宓的申请一申就过。

    当下,姜宓坐着马车朝崔府驶去。走着走着,从飘荡的车帘间。姜宓看到了一个有点眼熟的身影。咦,这不是那个什么前蜀宗室之后的王屹吗?怎么连他也赶来道贺么?

    只是瞟了一眼,姜宓便不感兴趣地收回。

    这一次她是悄无声息而来,自然走的也是偏角小门。

    一入崔府。姜宓便被管事领到了崔子轩的院落。一边走,那管事一边恭敬地说道:”少夫人且在这里等一等。公子昨晚是回来过的,今晚应该也会回来。”

    姜宓点了点头,提步入了院子。

    崔子轩的院子很大,也许是因为他常年不在家。这里婢仆不多,显得很宽旷的样子。听崔子轩的意思,他们成婚时也不会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