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断袖?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断袖? (第2/3页)

真是我认错了?”

    护卫知道,这些时日里,每过一天自家公子的难过就加重一点,直到这两天那叫徐二的出现后,自家公子才逐渐变得振奋了些。

    那护卫小心的朝马车里看了一眼,轻声劝道:“公子,那徐二的长相是挺让人起疑的,不过他才智颇高……”

    不等他说完,马车中,崔子轩的声音轻轻传来,“你不懂……阿宓她,素来也是不凡!”

    就在这时,外面一阵马蹄声传来,转眼间,另一个护卫来到了崔子轩的马车外,向他禀道:“公子,老夫人让你过去一趟!”

    崔子轩收拾好心情,回道:“稍侯,我马上就过去。”

    ……

    姜宓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

    一回来,她便对着铜镜里的自己左瞧右瞧,见识到崔子轩与卢璇的相处后,她是恨不得自己当初易容时没有易成个黑碳头!想来要是自己黑得脏得像洗不干净的乞丐,那厮定然就下不了这个手!哼!

    转眼,姜宓又想道:崔子轩那人向来高傲,刚才被自己指着他的名字说他有龙阳之好,料来他是没脸再找自己了!

    就在姜宓百味交杂中,时间又过去几天了。

    这几天里,崔子轩果然没有再来找她,这让姜宓放松之余总免不了有着惆怅和胸闷。

    这一天傍晚,车队刚刚停下来休息,赵氏兄弟便派人来叫过姜宓。

    姜宓连忙跑去时,赵氏兄弟和他们的亲信手下正围坐在一起商议着什么。

    看到姜宓过来,赵匡义不等他哥开口,马上挥手吩咐道:“徐二,过来坐我身后!”

    两兄弟中。赵匡胤更擅于行军打仗,赵匡义则主要是处理杂事,现在姜宓也可以说是他的属下,所以赵匡义这一开口,准备开口的赵匡胤便不开口了。

    姜宓听话地走了过去,老老实实在赵匡义身后坐下。

    几乎是姜宓坐下不久,几个风尘仆仆的骑士便策马而来。他们一到赵氏兄弟旁边。便翻身下马,禀报起来,“前面五十里便出了常山县。正式进入吴县。据我等探知,吴县地形如下……”几个汉子记忆都不错,你一句我一句的向赵氏兄弟禀报起他们看到的吴县情况。

    说着说着,又是五个骑士过来。这五个骑士也是探路的先锋,见到赵氏兄弟。他们从东侧官道介绍起吴县的情况来。

    再接着,又有骑士过来。这些骑士禀报的,则是离此八十里到一百里处的吴县情况。

    一连四波骑士,在把自己的观察所得禀报一遍。便一个个向后退去。

    赵匡胤转向众人,问道:“吴县的情况各位也听到了,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邵姓文士第一个说道:“当务之急。是找一些吴县人问清楚吴县的各种险要关口以及盗匪情况!”

    赵匡胤点头。

    赵匡义也道:“既然吴县人看到我们派出的骑士有如避蛇蝎的现象,说明那地方常遭战乱。通令下去,所有人等进入吴县后,必须秋毫无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赵家军与天下的兵马都不相同!”

    赵匡胤再点头。

    这时,赵匡胤看向姜宓,温声说道:“徐二,你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姜宓一直在低头寻思着什么,听到赵匡胤这话,她连忙抬起头来。

    认真地看向赵匡胤,姜宓脆声说道:“我觉得,吴县会不会已有干旱?”

    干旱?

    这个话题是在场的众人想都没有想到的,一时之间,便是正在说着话的那些人也转过头来看向姜宓。

    对上这些人的目光,姜宓咽了咽口水,她迎上赵匡胤鼓励的目光,认真解释道:“刚才他们二十人的禀报中,曾仔细提及了吴县境内的诸多山峰,可自始至终,无一人提到河溪。我想问一下,他们是不是一直没有看到过明显的河流?”

    赵匡胤连忙挥手招来那二十个骑士。

    这一特意询问,那些骑士才赫然醒悟,他们围着吴县官道跑了那么远,还当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