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软银找过来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239章 软银找过来了 (第1/3页)

    原标题:隐形霸主沈南鹏:从学霸到2万亿朋友圈,从胜利走向更加胜利!

    作 者:熊剑辉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2016年4月,新三板手游企业英雄互娱的股价疯涨至160元/股。有人计算,以1.33元/股投资该公司的红杉资本,仅此一单账面浮盈就达14亿人民币。

    而这只是红杉资本的冰山一角。目前为止,红杉资本已在中国投资超过200家企业,所投企业总市值高达2.6万亿,甚至有人说,操盘红杉的沈南鹏,才是新兴科技产业的隐形霸主。

    学霸创业

    中国PE、VC资本发展日盛,大笔热钱前赴后继,沈南鹏始终屹立潮头,他曾多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乃至亚太区最佳投资人。

    熟悉投资圈的人都知道,沈南鹏的人生履历堪称完美。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他目前为止的人生,最贴切的话就是: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沈南鹏1967年出生,浙江海宁人。他少年早慧,曾获全国数学竞赛冠军;大学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之后留美,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深造,获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后投身华尔街,任职于美国汉华银行、雷曼证券、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换做旁人,这已是人生的辉煌顶点了。但外表温文儒雅的沈南鹏,骨子里却不安分。

    1999年,在华尔街打拼了8年的沈南鹏给自己的人生复了次盘,此时他已是德意志银行最年轻的董事,参与了将近10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他目睹了他人的成功,也期盼能创造自己的未来。

    沈南鹏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敏锐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此时,美国的互联网产业风起云涌,每隔数月就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公司,连高速公路的广告牌都被它们纷纷占据。沈南鹏觉得,这样的变化在中国也必然会发生。

    1999年沈南鹏返回上海,跟梁建章、季崎两个朋友吃了顿午饭。梁建章与沈南鹏颇为相似,是位计算机天才,当时在大名鼎鼎的甲骨文(Oracle)工作。那时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已抢占先机,三个想创业的年轻人琢磨着从哪个产业切入互联网才有机会,梁建章觉得旅游业比较有戏。一拍即合下,携程网就这样诞生了。

    说起来容易,旅游产业其实很大,携程做个人游、团体游还是机票?大家莫衷一是。沈南鹏觉得,携程应集中精力先做酒店预订,把看得清的产品做精。等市场地位和品牌确立后,再往周边延伸,到时候竞争对手想追也来不及了。

    发展战略确定后,沈南鹏很快发现,做企业太难了。以前他在投行只需要跟公司高管接触,了解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如今他管着几百人,从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到品牌推广、用户维护、人员去留……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创立之初,为获得用户,还要派人到各地机场派发折扣卡,像发小广告的人似的。

    好在抓住了互联网旅游服务这个行业真空,携程迅速成长,并在2003年12月9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沈南鹏和他的伙伴们立刻成了人人艳羡的互联网新贵。

    携程上市当天市值仅14亿美元,如今则突破160亿美元。

    然而,沈南鹏的创业步伐并未止步。创业期间他发现,中国的经济型商务酒店是个空白。携程的顾客在订旅馆时,找不到既干净又便宜的商务酒店,而美国这类酒店则占到88%。找到了痛点,他们又创办了如家快捷连锁酒店,酒店中取消了豪华大厅、浴缸等不经济的设施,但确保廉价、舒适、卫生。

    如家的商业模式曾受到华尔街质疑,因为这种传统模式一点也不互联网。但如家与携程双剑合璧,迅速崛起,5年就成为同类酒店第一,最终征服了资本市场。2006年,如家登陆纳斯达克,3年内两登纳市,世人惊叹沈南鹏创富的速度无与伦比。

    携程和如家的成功,让沈南鹏完成了一次巨大的人生飞跃。这种飞跃不仅仅是个人财富上,更多是对实业经营与资本投资的思想贯通。

    创业成功的沈南鹏感到,自己找到了能将人生价值最大化的新方向——职业投资人。2005年8月,沈南鹏与海归派的创投人张帆一起,成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开始了他的风投生涯。

    红杉中国

    北京华贸中心写字楼的36层,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大本营。这里位于CBD的核心地带,高处可俯视北京最繁华热闹的街景,如同沈南鹏俯瞰到的中国新兴产业的全局。

    沈南鹏创立红杉中国时,中国人对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还一无所知。作为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它的投资战绩赫然响亮,Google、苹果、Youtube、甲骨文等都曾被收入囊中。红杉的几代美国合伙人也大都是企业家出身,与沈南鹏的经历极为契合,这或许是红杉与沈南鹏一拍即合的重要原因。

    沈南鹏对于风险投资并不陌生,但也谈不上多内行。创立携程以前,他曾以个人名义做过些项目,结果大都无疾而终,成为无人提及的过往。可见沈南鹏也并非天赋异禀,生来就有点石成金的神通。

    红杉中国草创之初,投资团队经验少、项目差,大家对行业都缺乏认识,找项目主要靠个人关系,比如沈南鹏投的第一个项目是周鸿祎的奇虎,就是熟人投熟人。此外,红杉作为境外基金,投资要到外汇管理局申报,加上一些特殊行业投资受限,很多事根本没法做。从2005年至2006年,红杉投的钱总计不到5000万美元,没有一单超过1000万美元。

    华商韬略回顾发现,那两年,也是低调的沈南鹏最高调的时期。为了扩大红杉中国的知名度,他四处演讲,高调曝光。他周润发式的大背头、戴着金边眼镜的儒雅形象,非常引人注目。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于沈南鹏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一时期。

    那时候的沈南鹏对国内情况的了解相对有限,身上依然有浓厚的西方思维,遇到拿不准的事情经常向“地头蛇”请教,这帮助了他快速建立“本土智慧”,但也吃过一些亏。曾经的一个案例是,有次他让周鸿祎帮着看下“校内网”怎样,周鸿祎只是觉得年轻人太张狂,便建议红杉转投“校内网”的竞争对手“占座网”,结果遭遇惨败。

    沈南鹏对于周鸿祎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并表示无论周鸿祎做什么项目,他都会投。

    好在沈南鹏没看错周鸿祎本人。2006年红杉向奇虎360投资600万美元,50美分/股;当年11月第二轮注资100万美元,66美分/股。时至今日,奇虎360股价在70美元左右,投资回报不可思议,但红杉依然选择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