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采访

    第298章 采访 (第2/3页)

:“嗯,真的非常好吃。”

    “哈哈,好吃就多吃点。”

    廖雨梵连连摆手:“真的不用了。”吃一块意思一下就得了,哪能真一块吃。

    韩义吃了几块,接着上一个话题说:“你刚刚的问题,可能也是现在外界最大的猜测,那我就借着扬子晚报说一下。

    科学是严谨的,但有时候却又很荒谬,历史上很多发明都来源于意外。

    你就像橡胶轮胎,如果不是一名叫做查尔斯·固特异的美国男子、于1844年在一个火炉旁笨手笨脚地泼翻了一些铅、硫和橡胶混合物,我们今天所穿的橡胶底鞋子、汽车使用的橡胶轮胎可能都不会存在。

    还有X光,这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实验室中无意间发现的;

    天文射电,这是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一个名叫卡尔·詹斯基无意间发现的,而他本职工作是专门负责搜索和鉴别电话干扰信号的工程师。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了,偶然事件本身就是及其小概率的事情,它的发生是有其必然原因在里面的。

    说回天义的几项创新技术,其实是来源于一次意外……”

    ……

    随着天义从幕后走到前台,越来越多的目光也将聚焦到他的身上,有些问题也将变得无可逃避。

    不过对于这些他早有准备。

    天义科技没有出过什么太过超前的技术,所有科研成果都建立在现有技术体系下;这也是当初他毁掉全息影像的原因。

    现在留给人们唯一的疑问就是,外国大型实验室都没开发出来的成果,他一个文科学校的普通学生是怎么做到的?

    韩义编了一个七分真、三分假的故事;

    故事中的他从小就酷爱光子学,大一时在一次及其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光子叠加法;

    这种叠加法可以破除纯空气不可以折射光的定律。

    也正是基于“光子叠加法”理论,天义才能在光子应用学上取得突破。

    廖雨梵既然来采访韩义,自然是做了很多功课,关于纯空气不可以折射光的定律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在来之前她也询问了相关人士,得到的答案是、目前全球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全息反射膜来折射光。

    可现在她听到了什么?韩义居然亲口承认天义掌握了一种新的技术,不需要全息反射膜就能折射光,顿时为之震惊。

    廖雨梵不清楚的是,其实关于这件事外界早就猜到了,只是天义没承认而已。

    不过即使这样,廖雨梵今天的采访绝对赚大了。

    这样劲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