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

    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 (第2/3页)

了二十余万大军,后勤辎重无数。

    结果很理想,可不论结果怎样,这个时候谁都觉得有些大材小用。

    或许,苏定方这次只带着四五万人过来,就能搞定这里。

    “陛下重视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脚下的这些大山河流!”苏定方摇了摇头,纠正了手下两位老将的看法,“倘若不是伏允在吐谷浑给我们找了些麻烦,这次单是路上这些麻烦,就足以令我们损失一半的兵力。”

    “如果不是陛下早有预料,此次咱们怕是损兵折将,也未必能站在这里。”高杨叹了口气,他们走的路不比苏定方多多少,准备的时间却比他们多了很多,可正是因为知道的更多,所以才更能看出皇帝此举的含义。

    就如同苏定方说的,陛下重视的不是那些不堪一击的吐蕃军,而是他们脚下现在踩着的这些山川河流。

    与其说他们是来征服这些吐蕃军的,倒不如将其比作是征服这块大地更为合适。

    “高将军说的不错,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脚下的这片高原,吐谷浑的高度虽不如吐蕃,但也相差不大,咱们若不是在吐谷浑待了几个月的时间,不经意间的适应了高原的环境,现在根本走不到这里。而这里的地形不适合大兵团作战,这也是我们这一路上为什么走的这么安全的原因。”苏定方继续点头肯定着。

    有些事情,有些东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考虑到的。

    以前的汉人,也想过要征服吐蕃,可他们却从未认真的考虑过要想征服这里,他们必须要先迈过哪些难关?

    所以,隋朝时期曾经踏上吐蕃的隋军将士们,就是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或是死于高原反应,或是死于断粮,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提过要进攻吐蕃的想法。

    隋朝三征高句丽,却三次以失败者的身份归来。

    隋军的战斗力不行吗?不是,他们不是败给了敌军,而是败给了那里的地形。

    李元吉那看似让人费解,又耗时耗力的准备,却是为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军中依旧有高原反应者,依旧有不适应这里环境的。

    可早有准备的将领,便是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人给送了下去,虽然会让他们错过一次捞战功的机会,但也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而此次征讨吐蕃,全军也仅仅只有两人死于高原反应,这在以往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大致的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王玄策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抬头一看,有几个自己陌生的将领,连忙拱手示意,但也没有过多的去相迎。

    李靖倒也不在意这些细节,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王玄策手中拿着的,还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谁又会在这个时候去没事找事?

    “敌军死了大约两万余人,我军大约有百十人吧,具体的数字还没出来,要等到清理完战场以后才能知道。另外就是,我派人询问了不少吐蕃人,都没有见到论科耳以及松赞干布,有人说论科耳带着松赞干布跑了,但往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