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和我经纪人谈

    第10章 和我经纪人谈 (第2/3页)

益求精的关系吧,他的拍摄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

    本来设定好一天就能拍完的戏,他最后可能就得拍上三五天的时间,才能够结束。

    合同里说好拍摄周期是俩月,但估摸真等杀青,怎么着也得三个多月了。要是不把这条提出来,不就等同于要白给他打一个多月的工吗,这是不能接受的。

    而除了这一点之外,双方就没有其他的争议了。八万元的片酬,确实算不上高,甚至有些偏低了,但对于古郁这么一个纯新人,在校大学生来说,也算是良心价了。

    ……

    事情定下来,之后敬元良就打电话通知了制片人,让他带着合同过来。

    其实一般情况下,合同什么的应该跟制片人谈才对。但是很遗憾,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是投资商的小舅子,纯外行,跟古郁一样的纯新人,所以谈合同的事情,也就只能让导演敬元良来代办了。

    或者说的再准确一些,这部电影的所有筹备工作,全都是敬元良自己一肩挑的,这就是独立电影的坏处。

    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区域,所有的电影都会被分为两类,一类叫独立电影,一类叫商业电影。

    所谓的商业电影,并不是指商业类型的影片,事实上,商业电影也有文艺片,也有邪典片,甚至连纪录片都有,当然最主要的门类还是商业片。

    所谓的商业电影,是指由大型电影公司筹备、电影公司投资,电影公司出品、电影公司发行的一切类型电影。

    而与之相反的独立电影,则一般都是导演自己找投资商,自己筹备拍摄计划,自己参加各种电影节,自己想办法出品发行的电影。

    独立、商业,很明显的区别。

    举个最简单的列子,冯小刚算是顶起了华谊的半壁江山吧。冯导在华谊拍的所有影片,不论是主旋律的《集结号》,还是后来这部打擦边球的《芳华》,就都是典型的商业电影,虽然从类型片上看,它们并不商业。

    而假如有一天,冯导和华谊闹翻了,自己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