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绘情

    第十四章 绘情 (第3/3页)

书人对她这个坊间传说夜夜笙歌的明娘子是否有成见呢?

    童子懒洋洋起身,做了个揖:“娘子稍候。”扔了扫帚跑进了书院。

    明夷以为童子稍后会带来消息领她进去,便在门口候着,百无聊赖干脆放下纸包,把扫帚扶起来划拉几下。夏末并无太多落叶可扫,徒然扬出一片尘埃。

    身后脚步急促,明夷未及回头,爽朗的声音已经在耳边:“久闻大名!在下林昭。”

    明夷打量着眼前这个九十度行礼穿着砖红色圆领袍的男子,戴着黑色软纱幞头,中规中矩的样儿。待他抬头,明夷不由想笑。

    并不是说林昭长得多怪,而是他天生一副笑模样,眉弯弯眼弯弯,小鼻子小眼,圆圆的脸,白白净净,三十五六的年纪,挺讨喜,让人一望而生亲切感。

    明夷与他相对一笑,极快拉近了距离般:“林先生多礼了,怎敢劳您亲自来迎。”

    “听闻明娘子是直爽义气之人,我林昭虽一介书生,但也非迂腐不化之辈,若不嫌弃,到我书房一叙,有话只管直说。”林昭扫了一眼地上的纸包,不用多话,抱起走在前方。

    书院内清雅简洁,林昭一路介绍,明夷大抵也听了个清楚。城南书院并非官学,而是由有心为善的几位富商捐助,供自家子弟及才华出众的贫家子一同学习,生徒中才杰辈出,蜚声京城内外。

    简单的说,是有钱没地位的富商们为了子家子弟得到最好的师资和最严谨的读书环境建立的私家贵族学校,不过以慈善之名收了些穷人家的天才,一旦飞黄腾达,日后也好为自己所用。

    林昭的书房就在大课堂隔壁,听得到学生们晨课朗朗“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半敞开的环境,对着一面小竹林,空气中带着晨露未散的湿润,深呼吸一口,都是享受。

    明夷艳羡之余,不能忘了来意。既然林昭坦荡,她也爽快,把来龙去脉一说,林昭便问她些细节,胭脂的品类色泽云云,继而有了主意。

    “如此上品薛涛纸,不若绘上美人,颊点胭脂,配上闺中诗句,倒也值得品鉴。”林昭打开那包薛涛纸,取出细细观看,颇为欣赏。

    明夷点了点头:“我想制作三种,配合我桃仙醉、牡丹羞、胡美人三款胭脂,桃仙醉似幻似真,梦影阑珊;牡丹羞浅吟低唱,欲语还休;胡美人香艳夺目,娇蛮动人。”

    林昭仔细听着,翻出本书册:“如此情境用我飞卿兄的词句真是再合适不过,他也定乐见其传唱。”

    “飞卿?”明夷知道唐时诗人众多,这位不知算得上几流?

    “温八叉的名号明娘子可有听闻?听说明娘子结交之人都是英俊儒雅风流倜傥,我飞卿兄面貌丑陋,也难怪娘子不知了。但他词风绮丽,娘子恐怕也曾听过几阙。”林昭颇引以为豪的模样。

    明夷这才想起,哦,温八叉,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