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第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第2/3页)

。罢了,你识字否?自己看着吧。”说罢,吕布拿起一纸书信,递给张瑜。

    张瑜倒也爽快,接手阅读

    “呦,还真识字,也不知这小鬼哪里学的字,真是稀奇。”

    张瑜哪顾得吕布惊讶,阅读文书,

    文书字体为隶书,与现代汉字相仿,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与布书

    将军安好,自洛阳受将军军令,一别已三月有余,某甚幸,得冀州刺使韩馥赏识,时任上党太守,募得精兵近万,时怀将军威武,挂叔父之仇,欲早日领军归洛阳,伐董卓,报血仇,然偶闻,将军认贼作父,可有乎?!某自幼与将军相识,深知将军为人,断将军定不为贼子,望将军勿忘本心!

    三日前,某得文书,从洛阳而来,盖三公之印,书言董卓于洛阳,横行朝野,目无天子,上至天子大臣,下至农户商贾,皆受其迫,都城难自救,望天下之人,起正义之师,赴洛阳,救大汉。

    为将者,讨国贼,乃正名也,为官者,扶天子,乃正名也,为人子者,报父仇,乃正名也!某将领军八千,择日赴洛阳,伐国贼,讨董卓!望将军以战,为护将军英名,破谣言,诛董卓!

    望将军应允!复书与某!

    部将张杨亲笔”

    看完这一纸文书,张瑜愣了下神,终于还是要来了么,这乱世的真正起点,十八路诸侯伐董卓!

    上党太守张杨乃是其中一路,却不知那张扬与吕布有这等关系。

    张瑜抬头,开口问,“将军意下如何?”

    “某恨不得现在就将董卓人头斩下!”咬牙切齿,发自内心。

    “然,某却力不从心。我在洛阳,虽称为董卓义子,然没有兵权,没有硬实力,且那董卓似乎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我,我能拿什么杀董卓!”说到激动之处,吕布手掌紧握,眼里满是怒火,却又有几分无奈。

    “那将军不若与张将军汇合,集张将军之兵,借将军之勇武,定能与董卓相抗衡!”

    “我也想,可是这董卓会放我出城么?就算我可以冲杀出去,可我的家人怎么办?我的部下怎么办?现在的我,是骑虎难下,被董卓牢牢地锁死了!”

    历史上对吕布的描写,虽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却是对家人及部下极好,虽多次战败,却没有一次丢下家人,可见其对于家人的重视。

    张瑜想了想,吕布现在确是难以与张杨合军,那该怎么办呢,张瑜咬了咬指甲,他在思考,这是他思考中的一个坏习惯。

    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