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细思极恐

    第二十一章 细思极恐 (第2/3页)

称呼,倒是李怿一口一个好姐姐亲密的不得了,偶尔还撒个小娇,与他那庞大身躯很是不相称。&1t;/p>

    &1t;/p>

    “没有关系,弘治贤弟在童子军地位极高,即使成人礼之前也颇受重用,我听说他在里面可是霸王一样的存在,应该有自由出入的特权。”莫俊一旁笑道。&1t;/p>

    &1t;/p>

    他这话可不是妄语,以李怿过了十八岁就是正三品下的怀化将军军衔落实之际,远比目前童子军统领高出了太多。&1t;/p>

    &1t;/p>

    日后若是被他惦记起怨念来,被针对的人再没有前途可言,不会有人质疑,他在童子军们的脱状态也实属正常。&1t;/p>

    &1t;/p>

    “尽量要他过来吧,我也有好多事情交给他。”当着外人面,李之不可能表露太多,“我们会有一段时间相当忙碌的日子,我怕一忙起来,有些事就会耽搁了。”&1t;/p>

    &1t;/p>

    像清绮郡主那般聪慧如斯,自然听得出其中关键,于是她转向伺立在身旁的翠儿:“记得回去后提醒我这事儿,省得耽误了正文哥哥的大事!”&1t;/p>

    &1t;/p>

    一众下人在米氏药膳居就没有就座的权利了,毕竟不同于其他人员混杂的店铺,在这里的就餐者都是些有身份地位之人,他们可不像清绮郡主这样体恤下人。&1t;/p>

    &1t;/p>

    因为莫俊也是和别人结伴而来,再就是实在对清绮郡主所刻意表现出来的亲密感到后怕,不多久就找借口离开。&1t;/p>

    &1t;/p>

    也知李之对于此间的讲话环境感到了不便,她也因此加快了就餐度。&1t;/p>

    &1t;/p>

    下一个去处就是赫赫鼎名的萧家馄饨了,实际上那里饺子,汤圆,酒酿圆子,面条之类的东西同样出名,不过被统一叫做叫做汤饼。&1t;/p>

    &1t;/p>

    水煮曰汤,面食为饼,汤饼与煎饼,蒸饼相对,指水煮出来的各种面食,也可叫做汤中牢丸,这牢丸二字已经相当传神地表达了馄饨、饺子、肉汤圆、芝麻汤圆等等圆胖胖的形象。&1t;/p>

    &1t;/p>

    后世馄饨才从饺子中分离出来,在唐代的长安,卖汤饼的摊子多集中胡饼摊子周边,就是那时候的世家浪荡公子哥,也一样是掰两个胡饼,混杂在汤饼里狼吞虎咽一番,才笼起双手,穿过长安街,到另一头的平康坊找相好的女子幽会,这也是当年浪荡少年们的一大乐趣之一。&1t;/p>

    &1t;/p>

    与寻常百姓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汤饼之外要多点上干茶叶炸牛肉条和红干椒,二者的每一种的价位都堪比一碗汤饼。&1t;/p>

    &1t;/p>

    他们来到的这家萧家馄饨是真的萧家亲戚所开设,相关汤汁牢丸当然不差长安城内的正宗,每到此间,清绮郡主必点一道熏茶虾仁,也是李之的大爱。&1t;/p>

    &1t;/p>

    传统的熏茶虾仁是用泡煮好的茶水做的,李之倒是偏爱用干茶叶直接入炒锅,这样炒出来的茶叶有股特殊的干煸的味道,十分好闻。&1t;/p>

    &1t;/p>

    后世的碧螺春、龙井、铁观音一类名茶还未开出来,如今大多是大部分都是蒸王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其中的渠江薄片为唐代最负盛名的名茶了。&1t;/p>

    &1t;/p>

    此间的熏茶虾仁就是以货真价实的渠江薄片为主要调味,可见这家萧家馄饨,已经在贯彻执行萧家馄饨老号品质为上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