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决策(二)

    第二百五十章 决策(二) (第3/3页)

愿意的。”

    秦宜宁便道:“所以,臣女是觉得,皇上不妨将一些并无实权的闲职在外明码标价,且交易不准用金银,只收粮食,相信如此一来,莫说京城的粮商,就是各地的其他商人,也会想尽办法将金银换成粮食来买官的——这可是个翻身的大机会。如此一来,不必担心加印宝钞之后的混乱,只好生管理这些空有闲职并无实权的官老爷就行了。”

    “妙!妙啊!”尉迟燕抚掌,激动的道,“玄素这法子甚好!如此一来,加印宝钞的后患就不存在了,朕只需用心管理这些人就是!” 又看向秦槐远,“秦爱卿,你觉得呢?”

    “臣觉得这法子极好,臣还有一点补充,若是将闲职在外明码标价,倒不如皇上将官阶高低不同的闲职,定上贵贱不同的底价,让商人们竞拍,价高者得。这样各取所需,商人捐粮食捐的心甘情愿,朝廷也能得到更多的粮食。”

    尉迟燕连连点头,“甚好,甚好!秦爱卿当真不愧‘智潘安’美名啊!”

    秦宜宁看着父亲时,双眼亮晶晶的满是崇拜,还是父亲厉害,原来父亲早就想到解决的办法了。

    秦槐远对爱女微笑,随即又补充道:“且如此做法,还有另外一个附加的好处。”

    “什么好处?”尉迟燕兴奋的站起身来。

    秦槐远笑道:“从前商人为民,说白了,他们担忧的只是自家的利益,只关心自己的财产会不会被抢走,国家的利益他们倒是不会考虑太多,说白了,谁坐江山,于他们来说都不重要。可这些商人一旦做了官,便不再是民了,朝廷是否安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是否能继续坐馆,他们的地位是否能保障,所以,一旦此法推行,就会有大批非常富有的人,站在与朝廷共同利益的一面。”

    尉迟燕闻言,一下子就呆住了,想了半晌,恍然道:“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关心京城是否守得住,大燕是否保得住?若是打起仗来,缺银子,他们也会主动捐钱,不必朕再晓以大义了?”

    秦槐远笑着行礼,道:“皇上圣明。”

    PS:忙碌的一天,今晚还有两更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