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赵家庄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正文 第四章 赵家庄 (第1/3页)

    第四章 赵家庄

    赵家庄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传说是宋代赵家皇室后裔逃亡来此建立的。

    公元1233年,继承蒙古大汗铁木真成吉思汗遗志的三子窝阔台灭了金朝,开始发动向宋朝的攻势。

    安庆是军事要地,扼守长江防线。在蒙元南侵企图下,南宋政权在此集中兵力防守。因为此门户一开,元军将兵临陪都建康城下。

    安庆有位从八品团练副使叫赵景的,属于赵家皇室帝支。元军1275年春攻克安庆时,赵景第一个动作是收拾细软,带上家眷逃亡。

    他先是携家带口逃到建康府(南京),又在元军兵临城下时向北方逃窜。

    北方的山.东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元军占领,由于金元反复争夺,山.东人口骤减,社会却基本稳定。

    赵景虽然无论是从政还是治军都没有建树,却对地理历史颇有研究。他觉得胶 东半岛东、南、北三面环海,半岛上丘陵起伏,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重要的是此地虽被称作是蛮荒之地,却有秦始皇和汉武帝连续多次到胶 东沿海巡视。名胜古迹多,较少受战乱骚扰。

    蛮荒之地有利于开发只是一方面,远离政.治烦扰是他考虑的重点。

    宋朝多年与金国、辽国和蒙元的战争,几乎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加之皇室内斗不停,主昏臣庸,生活极不安定。赵景希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安家,避开世间烦恼。繁衍后代,休养生息。

    他带着两个妻小八口人渡过长江,买了辆马车奔北而去。

    他没有隐性埋名,因为没有人注意他这个赵姓八品芝蔴官。

    赵景全家人赶着马车来到宁海州后,又向东南面的海边挺进。他的计划是到南面的海边找个地方安家。

    不料走错了路,进入了一个四面是山的山旷。眼见天色已晚,人累马乏。赵景的马车只好在一个石头垒成的简易房子前停了下来。

    房子里有两个白眉光头和尚,还有几个微黄头发的夷人。

    “大师有礼了,可否借光在此讨口水喝?”见是佛门中人,赵景也不觉得害怕,进门后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

    “善哉!施主请便!”.年老和尚指了指旁边一个盛满水的瓦罐说。

    赵景拿起扣在瓦罐上一个青花瓷碗,舀满水递给了夫人。

    全家人喝完了水,坐在房子前石头上歇息。

    “施主像是赶路,敢问要去何方?”和尚见赵景拖儿带女的,估计移民而来。

    “不瞒大师,敞家是逃难于此,尚未找到落脚之处。”赵景如实回。

    “南行还是东行?”和尚估计赵景一家是从西北而来,才有此问。

    “南行可否?听传言南海附近地广人稀,适于生长。”赵景回答。

    “传言未必为实,此地向南约三十里地是大海,风暴甚多无常。东面约二百里即是‘天尽头’,夷人聚居地也。”和尚的话显然不太赞成赵景的看法。

    “天尽头”即成山头,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

    “如此倒困难了!敝家一心想避尘世,生活方面想的不周。还望大师指点。”赵景面有难色。

    “此地如何?”和尚问。

    “人烟过于稀少,十几里地未见村落,是否过于荒凉?”赵景问。

    “施主差矣!所谓开天辟地既有天意亦有人为。况且距此不远有个万家村,已呈兴旺之相。施主在此为邻,亦可互相维护。”和尚说。

    和尚口中的万家村指的是前宁海州总管,后来官至大将军的万房。此人曾随忽必烈征讨金国,立了大功,官封万户侯。他死后两个儿子世袭,均在外地为官。虽然不在村里居住却有蔽荫。此村发展较快。

    “如此甚好,多谢大师指引。不知大师来自何方宝刹,来此做甚?”赵景心里有了些底,继续问和尚。

    “敝师兄弟二人来自寿圣院,山西而已。因这几位施主祭拜日神,故来效力。”和尚指了指几位夷人说。

    “名寺高僧,失敬失敬!”赵景闻听,急忙施礼。因为他早已听说此地有个始建于唐代初期的寺院,宋代十分兴旺。

    “今非昔比了!地动(指地震)损伤严重,多亏神宗皇帝敕赐重修。近年受佛道之争影响甚重,已无往日辉煌!” 。和尚面色暗淡地说。

    和尚口中的佛道之争指的是全真教二代祖师丘处机受到成吉思汗礼遇,尊为国师并将全真教列为国教。一时间道教在蒙元统治区压过佛教,佛教受到冷遇。

    “此事方外之人亦有听闻,佛道两家辩论激烈。相比之下目前是佛门略占上风,道家有颓落之势。”赵景终究是官家之人,对上至朝臣奏疏,下至世俗论著的佛道之争略知一二。

    “道家讲的是悟,佛门讲的是缘。既然能在此相遇,是你与佛门有缘。这几位施主虽为夷人,却信仰至诚。若施主能留于此地,望看护此地礼仪,不使破坏,也是施主一大功德。”和尚像是有意避开佛道之争的话题,指了指旁边山坡上的几个石窝子。

    在房子不远处的半山坡,挖了一些坑。坑的四周用大石头围成,里面放一个盛满青油的碗,上面又用大块石头封盖。

    东夷人崇拜太阳神,起先是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在与太阳长期共处中观察到太阳能促进树木花草和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能给人带来光明及温暖,还能明辨善恶,洞察人间。便开始奉太阳为丰产之神、保护之神以及光明正大、明察秋毫之神。古时候的东方鸟国天帝少昊是商人的先祖,少昊的昊字,从日从天,是头顶太阳的人。而胶 东当时是少昊的领地,这里的人把太阳当成神。经过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拜祭,成为夷人心目中最高之神。

    “大师指引之恩终身难亡,定当遵从法旨。”赵景躬身道谢。

    “如此甚好,若是有缘,来日必能相逢。”大师双手合十地说。

    “受教了!此地距宝刹不远。稍息之后,定当登门求佛庇护。”赵景虔诚地说。

    赵景听从了和尚的话,就在此地安家落户。

    这里虽然四面是山,却有一块不小的平坦地方便耕作。山上长满了柞树和马尾松,既可以盖房又能当柴烧。山上遍布的是黄土,平整以后就成了梯田。平坦地是由河水冲积而成的淤泥,土层厚且肥沃。

    距此三里地有万家庄,此村全部姓万。因为有人在元朝做官,极少受到干扰。

    赵景选择了西侧三面环山一个山凹的坡上,开始用石头垒起了四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