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不打不相识

    正文 第七章 不打不相识 (第2/3页)

了。少教啊!”轩子不依不饶的继续说。

    “你说谁少教了?不知道是谁挨揍长大的。”竹雅也听到一些轩子的故事,以为这样是揭他的短。

    “看来我是美名传天下了,这种光荣历史你都知道。怎么了?你就没听说不打不成材这句话吗?咱现在可是成材了,比有的人笨不拉叽的强多了。”轩子根本不在乎这段历史。

    “你说谁笨不拉叽的,我会的东西多了。少在我面前卖弄。”竹雅说。

    “这倒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算是会的东西多。兴许原 子 弹是你造的吧,可咋来俺农村呢?你可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啥叫再教育呢?也就是你教育不足,要重新再来。这蚕蛹也是再教育你的一部分,让人知道好赖东西,好赖事。”轩子说了一通他的道理。

    “小轩子越说越没边了,把我们知青一锅端了。”老大哥笑着说。

    “轩子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当心我们一起收拾你。”武二哥也说。

    “来的早的已经成佛了,晚来的还要修炼。就怕有的人抗拒改造,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了不起,这种人是越改造越倒回去了。”轩子继续说。

    “你说谁抗拒改造了?少给我扣帽子。”竹雅说。

    “看看吧,给你顶帽子戴着暖和,这孩子咋不识好赖人呢!”轩子说。

    “停停!你两个咋回事啊!见面就斗嘴。轩子你是当哥的,有点分寸。”老大哥怕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起来,急忙制止。

    “好好!听老大哥的。咱大人不怪小人过,别把人说哭了还得找人哄。”轩子笑着说完,拿起空碗起身走了。

    “回来!你说谁是小人!”竹雅在后面喊。

    有一天,张焕和竹雅早晨起床后,一起上山,遇到了赵立轩。

    “焕姐今天干啥活?”立轩问。

    “抖擞花生,整劳力负责刨,我们在后面拾掇,轻快活。”张焕说。

    “怎么没拿手套,今早的霜挺大的,手受不了。”轩子瞅了一眼竹雅的手。

    “竹雅没拿手套吗?”张焕转头问。

    “我的手套是尼龙的,戴着也没有用。没关系!”竹雅说。

    “等一下,我回家去拿。”轩子说完就跑回了家,拿来两幅一面是软皮一面是线的手套,递给了张焕。

    “这小子挺知道关心人的。早晨带着霜拾掇花生,手一回儿就麻木了。”张焕对竹雅说。

    “他这是看你没有戴手套,拿我当挡箭牌。别看他天天跟你斗嘴,还是把你当妹妹看。”张焕笑着又说了一句。

    “我才不稀罕呢!”竹雅装作不买账的样子。

    为了使知青可以吃上新鲜的蔬菜,村里给知青点分了一块有2分地的自留园,让他们自己种菜吃。

    这块地紧挨着赵立轩家的自留园,而且是合用一口井和一个水渠。几位知青采取每天轮流浇地修锄,主要利用下地后的空闲时间。

    有一天,立轩干完活,来到菜园浇水,到后发现竹雅正在浇地。

    正常情况下立轩看到一个女孩子费力地从井里提水浇地,会接过手来帮一把。由于对竹雅给他起“大裤腰”的雅号生气,就没有上前援手,一个人坐在堤坝上,想等竹雅浇完后再下来浇自家的。

    看到竹雅一个人吃力地把一桶桶水提起来,再倒到水渠里,还要不时地跑到菜地分垅,他觉得挺解气的。

    突发奇想要捉弄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到自家菜地里,趁竹雅看不到的时候,用脚在自家菜地的水道上狠劲地踩了一脚,形成了一个流水的开口,这样竹雅提上来的水就先流到了立轩家的菜地里,竹雅几次跑过去看自己浇的地,水总是流不到头,只好跑回来继续提水。

    可能是立轩感到太解气,甚或是觉得有点太不地道了。忍不住笑出了声,竹雅这才感到事情有些蹊跷,顺着水渠一看,才发现自己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