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竹雅的冻伤
正文 第八章 竹雅的冻伤 (第3/3页)
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非常难治,大部分要等到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有的会形成习惯性冻疮,每到冬天就会发作。
知道竹雅手被冻后,惠山叔找了许多偏方,包括用老丝瓜加猪油涂、猪后蹄烧成灰敷、蟹壳烧灰调麻油搽,都不见好转。竹雅的手仍然皮肤红肿,疼痛瘙痒。
在晓睛的陪同下,竹雅到牟 海县医院找医生看了看。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是开了点消炎药和给了两管药膏,回来搽了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再发生水疱和溃烂,但一双本来漂亮的小手离不开手套,稍一见冷风就痒。竹雅的情绪非常低落,一个人经常摸着手发呆。
竹雅生冻疮的事赵立轩知道后,只是过来看过几次,也没有说话。
他到处向老人打听,什么办法可以治疗冻疮。有人告诉他,以前没有医药的时候,农村治疗冻疮最有效的是獾油。
獾油有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烧烫伤,酒齄鼻(酒糟鼻)效果最佳。对冻疮也有效,于是他就有了捉獾的念头。
獾是分布较广的一种哺乳动物,是群居动物,通常几只居住在一个洞穴内。一般夜间出来觅食,秋季积累大量脂肪,11月后入洞冬眠,第二年3月才出洞。
冬天捉獾最关键是要找到有獾的洞穴。以前这里的山上獾很多,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些野生动物慢慢减少。冬天不出来的时候,很难发现踪迹。
没有经验的立轩先是找村里几位打过猎的老人,讨教獾的知识。尔后带着一些花生米,到山上每个曾经居住过獾的洞穴的向里面撒,引诱其出来觅食。因为虽然獾已经开始冬眠,但在气温暖的时候,总有獾耐不住寂寞会出来一会儿。
终于有一天,他发现撒下的花生米少了,知道里面肯定有情况。于是,找来了堂兄立松和立柏一起上山。
成年獾体重在20-30斤左右,非常机敏。一般出洞时不是慢慢向外爬,而是走近洞口时突然一跃,窜出老远。立轩他们先用网包把洞口罩住,然后在洞口点上火,用扇子向里面扇风。时间长了,里面的獾熬不住烟熏跑了出来,被网包兜了个正着。
他把獾剥皮后,将里面的脂肪剔出切成块状,加入清水用火熬。等水分全部挤出后,他拿着獾油,交给了老大哥。
“轩子,你这是干好事,自己交给竹雅吧!”老大哥说。
“还是你给吧,我跟这小丫头有仇。”立轩说。
所谓急病乱求医,竹雅也不管是不是有用,天天洗过脸后就把手涂上獾油。
不知是獾油真的起作用了还是什么,竹雅的冻疮擦了不到十天竟然好了,又恢复了原来的白嫩红润。此事着实让竹雅感动了好长时间。
“虫子!”有一天竹雅突然发现窗台上躺着几条长长黄黄的大虫子,吓的叫了起来。她知道准是立轩干的,接着又喊了:“小轩子这么差劲,净捉弄人。”
张唤听到后,过来一看,笑了起来:“你呀竹雅妹妹,这次可是冤枉好人了。”
“我冤枉谁了?难道不是那小子放的?”竹雅问。
“是他放的,不过是好意。”张焕说。
“放虫子还好意?”
“我告诉你吧,这种虫子叫‘蛤虫’,是这里最好的美味。这种蛤虫只有柞木里才有,高蛋白高营养,烧熟了吃满嘴香喷喷。轩子可能是觉得你刚来,不知费了多大劲才弄来这几条,想让你尝尝。”
“真的吗?一会儿烧熟我尝尝。”
“蛤虫”书名叫柞木虫,生长在粗壮的柞木树皮或木头中间。一般情况下,生长的树皮里的都是幼虫,这种幼虫因为有内脏,吃起来并不好,是垂钓的好饵料。生长在粗柞木根部或木头里的基本就是成虫。成虫到了秋冬季节会变成蛹,不吃不喝把自己封起来,以待来年成娥。
逮“蛤虫”有许多个办法,最简单的就是把树砍倒或把树根刨出来,用斧头等工具劈开,让虫子自然暴露出来。这样的办法容易毁林,在当地是禁止的。还有一个办法是向外夹,需要一定的技术。找到有“蛤虫”的地方,用两根细软不容易折断的树枝,伸进洞里夹住“蛤虫”,轻轻地扭动,边扭边向外拔。既为柞树消灭了害虫又伤不到“蛤虫”,得到的“蛤虫”正在休眠状态,肚子里一点杂质都没有。
这种虫子很多城里人不敢吃,但竹雅天生就是个胆大的姑娘,张焕给她烧熟后立马就向嘴里塞,边吃嘴里还说着:“真香!从来没有吃过这种味道的东西,”
竹雅对立轩的好感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