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为之奈何

    第七章 为之奈何 (第2/3页)

威王称王一事,楚威王还出兵伐齐,魏国窜梭五国相王,结果楚怀王攻取魏国重镇襄陵,可见楚国对面子的重视。

    好在赵武灵王的办法,立即给了秦国一万出兵齐国的理由,将秦国绑上战车,于是秦国顺着台阶,向楚国求和,代价就是商於之地六百里。

    于是原本熊槐认为应不应该和齐国绝交的问题,到了群臣这里,就变成了秦国可不可以信赖的问题,会不会在楚国和齐国断交后,不给楚国地反而会偷袭楚国。

    想通这一节,熊槐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没有脑子一发热,根据后世的记忆,就直接拒绝了秦国的和谈。

    要是楚国再和秦国对持下去,那就是妥妥的为齐国做嫁衣,一旦齐国强大,究竟是楚国先吃亏还是秦国先遭难,这结果不言而喻。谁让楚国地盘大,大到同时和秦国齐国接壤。

    齐国乃是老牌强国,底蕴实力都比秦国强大,尤其是齐威王变法之后,实力更加强大,再吞并燕国,那就是吊打六国一统天下的节奏。

    面对这样的齐国,就算秦国有函谷关守护,那也是心里发毛,不能不害怕,更何况是其他四个国家。

    所以和齐国绝交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熊槐看了看还在争论的屈原和上官大夫,轻咳两声,打断道:“诸位爱卿,现在燕国怎么样了?”

    昭阳闻言,起身道:“回大王,据在赵国的昭滑汇报,齐王不久前已经将肆意纵兵劫掠的主将匡章调回齐国,但是赵国势单力薄,魏国被削弱的厉害,赵魏联军依旧无法与齐国抗衡,赵王所立的燕公子职,一直滞留在赵国境内,无法突破齐军的防线,回到燕国。”

    熊槐继续问道:“那么如果我们不与齐国断交,只是和秦国讲和,将前线的军队撤回来,你们认为秦国会因此进攻齐国吗?”

    “大王,秦王虽然已经老了,但是还不会那么糊涂,要是等他们把军队派出去和齐国交战,齐国向我们楚国求援,就算我们不出兵,他们也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