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怼!

    第二十三章 怼! (第2/3页)

    最明显的例子,剧组工作人员的业务精细程度上,我们内地的剧组比较起香江剧组,简直就是杂牌军跟训练有素王牌军团的区别!

    而且香江有着完整的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工会,我们呢?

    不过,《男儿当自强》票房、口碑起飞,许辉也成了香江年青一代新的电影偶像,这是不争的事实。

    出于自尊心,这帮大佬们也不愿意当着媒体的面说好话。

    比如说陈嘉上导演,他就说了:“我觉得这只是个例,并不代表什么,而且我觉得许辉这个年轻人很聪明,他的电影我只看了一部《黄飞鸿》,我们分析一下整个剧组的幕后团队,无论是摄影、服装还是动作设计,都是我们香港电影的那一套,所以,许辉的电影应该是延续了我们港片的制作模式!”

    这算是比较‘公道’的,有闭着眼睛瞎扯的,比方说文镌——金像奖主席,他就说了:“其实从编剧的角度来说,许辉的电影明显有着很多的不足,剧情设置虽然很有戏剧性,却禁不住推敲,而且论制作成本还有电影展示的效果来说,我认为《新少林寺》的可观赏性要远远高过《男儿当自强》!”

    甚至还有几个大佬从黄飞鸿这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身上谈起了《男儿当自强》,他们说‘许辉虚构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这是对长者的不敬!’

    谈到《黄飞鸿》里的动作设计,他们也是批评的:‘不符合物理…’

    逼着眼睛瞎扯淡…

    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小地方,香江电影人包括台弯电影人、电视人都有一毛病,他们认为自己说的话只会有本地的土著知道。

    压根就没想过互联网时代,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传到网上!

    ‘茶叶蛋’梗、‘两小时扫平Fu建’…

    啧啧,真有勇气!

    ……

    电影上映,一片好评,当然是好事。

    可是一片好评,热度很容易下降。

    宣传的点不够多!

    媒体总不能天天用‘《男儿当自强》上映,好评一片’做标题宣传吧,得有可供炒作的地方。

    同期上映的,被碾压的《新少林寺》也算是可以被拿来炒作的对象。

    可是,人家已经很惨了,上映第三天,票房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