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哀家怎么觉得那么的奇怪(第一更)

    第564章 哀家怎么觉得那么的奇怪(第一更) (第2/3页)

谓是岁岁犯边。

    可是不论大宋是胜是负,一旦军报呈入朝中,朝中就几乎只会剩下一个声音,那就是,西夏嘛,就是一帮子穷鬼,打他们,咱们大宋也得不到什么便宜。

    还不如花点钱,安抚安抚,让他们能够老实一些,让我大宋边民能够安稳一些就好,能息事宁人,就息事宁人,最好别打来打去的,那多不好。

    不论是那帮子书呆子大臣,还是那些旧党,都会是主和派担当,高举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大旗,最终忽悠得太皇太后不得不认可他们的意见。

    可是,岁赐是给了,每年十来万贯花了出去,西夏人该犯边还是继续犯边,整得大宋就跟个二傻子似的,被人捅刀,还得赔着笑脸给钱。

    这让赵煦内心极度的不爽,可是,他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每每遇上这样的事,他最后的结果都只能是负气拂袖而走,最终还是由皇祖母定下和平的基调。

    但是现在,这样突变的画风实在是美好得令赵煦有些难以置信,莫说是赵煦,就算是久历朝争,老谋深算的太皇太后高滔滔也真的很想找那徐得功去要根掏耳棒的冲动。

    这帮子人这是犯什么毛病了,过去一直都是高举要和平不要战争大旗的旧党大佬们,今天是集体吃错药了,还是集体犯癔症了?

    画风实在是太不正确了,哪怕是他们附合那些人读书读坏脑子的家伙,又或者是提出更中庸的和平政策,高滔滔都不会觉得有太大的意外。

    毕竟这帮子家伙过去就经常是这么干的,但是今天,过去的主和派实力中坚,居然一下子变成了坚决拒绝西夏的示好,不仅仅认为不应该退还半个战俘。

    甚至更认为,大宋就应该乘着这个机会,趁势取消对于西夏的岁赐,进一步的削弱那帮子成日只知道挥舞刀剑厮杀掳掠,而不事生产的西夏蛮子。

    一名名的旧党大佬鱼跃而出,唾沫星子横飞的表达着他们大同小异的态度,那就是西夏贼子实在太过份了。

    过去,我们给了他们那么多的机会,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这帮西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