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文堆村

    第三十七章 文堆村 (第2/3页)

些特殊,是单身家庭的孩子,他父亲挺有钱的,叫王润学,在广州那边开了三家工厂,也不晓得咋回事,一直未曾娶妻,就连王阳明也是领养回来的。

    这次之所以会在家里搭建新房子,是想翻新祖屋。说白了,在我们这边,一旦有了闲钱,都会回家把祖屋翻新一次。

    在古时候盖新房子,那是给人住的,而现在这社会,盖新房子完全就是为了脸上那点面子,也不晓得是该说这社会进步了,还是该说这社会变得讲究了。

    我们到达文堆村时,时间是早上10点左右,整个村子烟雾缭绕的,村子的上空响彻着震耳的哀鸣声,我们几人对视一眼,小卓警察说:“看这情况,应该是在替王阳明料理丧事。”

    我嗯了一声,在我们这边,一般小孩满了十六岁,可以做一天的丧事,也就是早上开始办丧事,下午必须抬出去下葬,就说:“我们就这样进村,恐怕会遭到嫌弃。”

    那小卓警察立马明白我意思,对那资大元说:“你回去买点花圈什么过来。”

    资大元二话没说,立马去了镇上,我们则在村口等着。

    约摸等了二十来分钟,那资大元从镇上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回来了,车上是十几个花圈,还整了几桶烟花跟黄纸之类的东西,把三轮摩托车后面的货箱愣是塞满了。

    我哪能不明白他意思,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这一车子东西,往村里面一拉,就算那王润学想要发火,也得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至少也得压制几分。

    就这样的,我们每人扛了一些东西,朝村内走了进去。

    刚进村,就发现堂屋的两旁用柏树枝扎了一个拱形的花桥,上边是用白纸扎成的莲花挂在花桥上,在正上方的位置是白底黑字的‘奠’,左右两侧挂着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一看到这挽联,我眉头皱了起来,那小卓警察问我怎么了,我说:“这挽联是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