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严松新政

    第879章 严松新政 (第2/3页)

就说了,我又不靠农耕吃饭,你让我出钱,我出的是什么钱。

    新法三政,是从乡绅,商贾,世家大族之中,挖肉给朝廷和普通百姓吃。

    百姓高兴了,朝廷高兴了,乡绅、商贾,世家大族就不高兴了。

    而值得玩味的是,掌握话语的阶层,是统治阶层,老百姓是发不出声音的,他们只是被代表者。

    所以,新法推行五年,越发的举步维艰,攻讦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王旭这一方,乃至薛牧山这一方,代表的都是士绅阶层,被称为朱党,暗指朱门酒肉臭之意。

    屁股决定脑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与齐家,摆在治国与天天下之前,说明治国与平天下的先天条件,是不能损害我自家的利益。

    这么说可能有些自私,但是又有几个能不这样。

    王旭观史,张居正了不起吧。

    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封侯拜相,主持一条鞭法案,立志要改变明朝后期的积弱局面。

    可是在他死后三个月,新政便被废,张家抄家灭族,连张居正的尸体,都被人挖出来鞭尸了,这不是对一条鞭法案的讽刺吗。

    张居正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严松的下场也好不了多少。

    只等严松失势,寒党遭贬,作为清流与士绅阶层代表的朱党,必定会重返朝堂。

    寒党,朱党,乃是根深蒂固的两大党派,而在两党之外还有第三党,边党。

    边党,不是边缘,而是暗指边镇。

    极北之地有妖族,十万大山有蛮族,一直是人类的心腹大患。

    儒界中,文士当道,文才便是力量,诗词便是神通。

    不是所有人,都对名利感兴趣,于是就出现了不参与党争,一心镇守边关的边党。

    边党游离在寒党与朱党之外,不管当家的是哪个党派,只管要钱,要粮,要人马,镇守边境。

    从名声来说,寒党与朱党声势浩大,以力量来说,边党才是力量最强的。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封侯,乃是文人的至高追求,古往今来,唯有军功可封侯,哪怕内阁首辅严松,身上也是没有爵位的。

    镇守边关的儒士,都是一群战争狂人,朝廷可以没有朱党,也可以没有寒党,却不能没有边党。

    一但有大战发生,朱党与寒党都得退位让贤,全国上下都要被边党接手。

    “新政艰难,严松要失势,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