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土地神

    第948章 土地神 (第2/3页)

旭此时才恍然大悟,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楚辞是假的,和睦是假的,这场琼林宴就像大学毕业时,我们在学校拍摄的毕业照一样。

    这一天,所有人都只留下了最美好的一面,可实际上,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才是人生。

    第二天,礼部前来传旨,赐王旭六品官职,入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是出大学士的地方,入了翰林院不一定能成为大学士,但是每一个大学士,都入过翰林院。

    而翰林院编修,属于翰林院内的六品官职,职责是编修古籍,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公认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而且能获得修书注传的名望。

    大吴朝天子,有意修订大吴宝典,毫无疑问,大吴宝典的修缮,起码能堆出三五个大儒来。

    但是,王旭还是拒绝了,既然醒了,就不要再睡下去,是时候告别了。

    王旭谢绝了册封,装点了行囊,跟老师挥着手,上了返乡的马车。

    他此去,入深山,走老林,闲与飞鹤为伴,倦与小桥流水为邻,不成大儒永不返京。

    薛牧山很错愕,他想不出王旭为什么要走,入驻翰林院,编修大吴宝典,做官致学难道不好吗?

    王旭没有解释,直说自己受不得约束,只想做个闲云野鹤。

    实际上呢,王旭不是想走,而是不得不走。

    留在翰林院,编修大吴宝典,是可以让他成为大儒。

    但是,这要多少年,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又或者五十年。

    大吴宝典不是那么容易修好的,王旭有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想法,他不想跟着别人的节奏走,只想走出自己的那条路。

    离开京城,返回江南,王旭有信心在十年内成为大儒,甚至用不了十年。

    在这里,他不敢保证,所以他注定是要离开的,离开这个旋涡。

    王旭出城的那天,皇帝亲自派来了近侍官,也就是俗称的太监前来挽留他。

    他没有留下,因为王旭知道,如果现在执行平蛮策,他不会是做主的那个。

    朝堂上的那么多大儒,哪轮得到他一位进士做主,甚至一但执行平蛮策,准备对南蛮用兵,孔庙与圣人世家或许都会出面。

    王旭不是傻子,他不是来给别人做嫁衣的,平蛮策可以用,但是只能他来用。

    平蛮策,镇压蛮族,是王旭成为大儒后,进阶圣贤的底气。

    君子藏器於身,伺机而动,如此利器怎可交与他手。

    王旭走了,他骑着快马,一出京城便往南而去,天高任鸟飞,心中有着无限豪情。

    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