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对手

    第一百七十六章 对手 (第2/3页)

十多岁了,还整了部《追捕》,为什么?

    他要赚钱啊!

    他是导演,不拍电影,怎么赚钱?

    有了项目就有了投资,有了投资他才有钱养活团队。

    很不争的事实,某些老艺术家的生活其实很困难,所以每次有什么活动叫到他们,他们都会出席,除了因为想要享受短暂的荣光,更主要的,有钱拿!

    香江导演也是如此。

    李翰详导演,七十年代香江最有名的导演,现在唻,不也穷困潦倒嘛!

    有投资眼光的导演毕竟少数。

    陈恺哥很显然就是其中一类,不过他最近跟新历传媒走得很近,而且成了它的股东。

    《赵氏孤儿》主要投资方就是新历传媒!

    就算是为了公司也好,陈恺哥都得保证《赵氏孤儿》这个项目是盈利的。

    所以,他听从陈虹的建议选用了黄小明、范兵兵,想着这两人‘逆天’的人气应该能给电影带来不小的关注度。

    这个策略没什么问题。

    一直到现如今很多电影都是这个套路,小鲜肉搭配老戏骨,小鲜肉负责粉丝,老戏骨负责作品。

    原本《赵氏孤儿》定档12月16,为了避开竞争压力,姜闻的《子弹》来势太汹,所以,提档半个月,12月4号上映。

    他想着半个月时间应该足够《赵氏孤儿》赚票房了。

    其实《赵氏孤儿》的投资不算太高,相较起《荆轲刺秦王》《无极》包括《梅兰芳》来说。

    春秋战国城那是象山影视基地搭建的,耗资2.37亿。

    剧组的日常也由影视城负责…

    整部戏,演员方面也大都是冲着陈恺哥的名声来的,基本上也就象征性的收点片酬,最大的支出应该就是竹林的那场打戏了,用了不少群演…

    按照宣传说的,《赵氏孤儿》投资2亿…

    简直扯淡,两亿投资,怎么收回成本?

    业内人士估计,成本差不多在八千万左右。

    陈恺哥在整个亚洲也算是顶级的导演,他的作品,又是最能体现古人舍身取义的经典故事。

    版权卖的很好,东南亚、日本、韩国的版权都已经卖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