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资本主义接班人

    第957章 资本主义接班人 (第2/3页)

勇打架的本事,所以武义勇特别崇拜他),还向阎婆儿学了吹羌笛,现在可以和金兀术一起来个合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伴随着二胡和羌笛合奏出的《念娇奴》乐曲,金兀术又开始用河南话唱歌了。

    这个场面,实在有点辣眼睛啊!

    看着少年兀术拉琴唱歌,武好古忍不住微微摇头。

    “官人,王四郎唱得不好吗?”潘巧莲这时从河北俏生生走过来,问着武好古。

    她口中的王四郎就是金兀术。完颜姓氏在女真语言中就是“王”的意思,所以在阿骨打和乌雅术两兄弟先后皈依天理后,他们就把“王”作为按出虎水完颜部的汉姓了。

    乌雅束汉名是王雅,阿骨打的汉名是王旻,而阿骨打的儿子们的汉名都是宗字辈的,金兀术叫王宗弼,因为行四,又称王四郎、王四哥。

    “好啊,很好啊,”武好古道,“四哥儿很有文采,说不定以后可以中个状元。”

    武好古的这个预言后来成真了,金兀术后来真的中了状元……是大金国的第一届状元郎!是他爸爸完颜阿骨打亲点的。

    潘巧莲不是一个人走过来的,还带着一群仆役和西门青,其中还有俩仆役拿着杌扎,就是后世说的马扎,展开后摆在冰面上,武好古和潘巧莲一人一个都坐了上去。西门青则立在两人身后,目光却紧紧盯着她的宝贝儿子武义勇。

    潘巧莲又从仆役手中取过温补的热汤,是装在绸缎包裹的铜手壶里面的,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拿来暖手。潘巧莲把手中的铜手壶递给了武好古,然后自己又拿了一个,靠在丈夫身边,微微笑着:“王四郎的确是个读书的种子,咱家大哥儿要有他一半用功就好了。”

    “大哥儿也还行吧?”武好古笑了笑,“只是没有四哥儿的文采。”

    武义勇有点偏理科,算学很好,文学稍差,儒学也就是混,音律和绘画都不错,武艺成绩最好,几乎和金兀术不相上下。而金兀术因为年纪比较大,更懂事一些,读书也就用功,各科成绩都很好。特别是文学和儒学相当不错,都能和那些名门家塾的子弟相比了。如果选定左榜进士为目标,也许真的能高中。

    “还是要抓紧一点,”潘巧莲说,“再过两年就要入小学了,虽然不愁进不了四开书院,可是……”

    “不必入四开书院,”武好古打断了妻子,“入骑士小学吧。”

    “骑士小学?”潘巧莲一愣,“那可是少年军学啊……”

    骑士小学也是一所教授六艺的书院,不过偏重武艺军学,实行的也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进入了骑士小学,就等于入了军伍了。

    因为是对口骑士学院的,所以进入骑士小学的学生,应该有很高的比例会成为骑士学院的生员,将来就是职业军人了。

    “明年就是1108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