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武好古来讲理了

    第1079章 武好古来讲理了 (第2/3页)

武好古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了一支维护成本比较低的,并且效忠自己的军事集团!同时也在燕山府、天津府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地方势力。而且还扶植起了一个可以和天津豪商集团互相制衡的封建军事集团。

    实际上,军事地主和工商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虽然在后世的教科书上,后者会革前者的命。但实际上革命的时间短,共存共荣的时间长。而且革命的结果也不一定是资产阶级消灭军事地主。譬如德意志的容克地主一直存在到二战结束才算彻底完蛋。

    不过对于武好古所制定的共和制规则感到不满的天津豪商还是有不少的,因为武好古在制定共和制规则的过程中,将天津市的商会元老院改成了上下两院制的议政会。

    天津市议政会的上院议员,也不再是由天津商市的“发起人”推荐,而是改由在天津市纳税额排名前70的商行、家族,加上在天津市排名前30的书院、学宫共同推荐100名上议员。

    而天津市的下议员,则改由落户在天津市的军官、纳税户(超过一名佣兵所需费用)和士人(博士团博士、学宫及学院毕业生)以及其他拥有公民权的天津市民按照所落户之区域进行推举,人数也是100。

    另外,因为天津市议政会没有军国大事需要讨论,所以议会的上下院只有名义上的区别,开会的时候是同场议事,而且议员们的表决权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说,天津市豪商们的权力在这场燕地共和运动中被削弱了!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天津豪商就是开封府的将门勋贵衍生而来的,他们又怎么会支持武好古同大宋朝廷对抗?

    一个大名向家的管事突然一拍桌子:“是什么天下为公,分明是居心叵测,想学李元昊为帝图皇啊!怕咱们反对,还在商市搞劳什子两院议事,公民参政……我们大名向家,是不会和这等反贼共和的!”

    “唉,好端端的一个天津市,眼看就要被搞垮了!过去俺们能赚钱,还不是因为朝廷照应俺们?现在武好古要以一隅对抗天下,也不须等朝廷天兵大至,只要一纸诏令,中断了贸易,就等着穷死吧!”

    “是啊,纪学士,俺们潘家的驸马爷已经发话了,不认武好古这个女婿了!潘家在天津市的产业,全都要退出。俺们以后就跟着学士了,学士要去秀州吗?俺们潘家一定相随。”

    “还是去秀州好啊,江南水乡,自古就是富庶之地,现在中原眼看要乱,咱们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今天跑来拍纪忆马屁的,当然都是准备从天津市退出的商人,即便不是真退,也是明退暗留。而且大家都看好还没有开张的上海市!看看地图就知道那块地盘有多好了。长江入海之口,还有一条吴淞江连着南运河。而且周围又是最富裕的鱼米之乡,足够供养百万级的人口。

    最要紧的是,上海市远离北国的战场啊!

    在那里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买卖,不必担心朝廷或是契丹人的大军突然打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