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共和国的崛起 二

    第1156章 共和国的崛起 二 (第2/3页)

在旅顺半了个铁厂)制成的旅顺泥灰粘合石材(旅顺出产石头),修了一道铜墙铁壁般的石墙。

    想要攻破这两道防线,真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血肉……怪不得耶律延禧让自家和大公鼎大办团练,原来是想让辽东的汉人、渤海人去填旅顺的城防啊!

    真是太狠毒了!

    耶律延禧目光阴冷地看着马人望和大公鼎,“朕正欲踏平旅顺城!”

    “臣愿为王前驱!”马人望马上表态。

    他现在是做贼心虚,必须得表现得积极一点。而且他也想好了,如果耶律延禧真叫他打先锋了,他就马上遣人去医巫闾山老家,让亲族都入山躲藏。然后自率大军去辰州和马植汇合,再一起撤往旅顺。

    这天下眼看就要大乱了,什么都能没有,唯独手中的实力不能没有。只要有实力,到哪儿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没了实力,马家就只能寄身幽州,当个食客了。

    耶律延禧却不置可否,只是看着大公鼎。

    相比马人望,他更怀疑大公鼎。

    因为马家再怎么闹,也就是一方诸侯。当皇帝是不可能的,马家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样的号召力。而且马家是汉人,汉人在东京道、西京道的地盘就是沿海的一长条,最多在医巫闾山里面还有点人。靠这点基本盘,也就是在幽州和辽国间的夹缝中求生存。

    可渤海大氏就不一样了!大氏是王族!为渤海诸右姓所仰望,登高一呼,万众响应。而且渤海人在辽东占据了肥沃的辽河流域,辽阳城附近都有一大堆。如果大公鼎夺下辽阳,得到渤海右姓的拥护,就可以堂而皇之登基称帝了!

    大公鼎被耶律延禧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得有点发毛,但他终究是老实人,而且对大辽也是忠心耿耿,真没有自立造反的心思。既然没有做贼,心也就没马人望那么虚。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旅顺府不容易打。

    “陛下,旅顺坚城难攻,又有海路可以调集援兵粮草……只怕一时难以攻拔啊!”

    耶律延禧笑着:“大卿言之有理,诸卿可有良策能绝旅顺海路之援?”

    “陛下,”还是马人望表现积极,“旅顺海路之援是不可能断绝的!但是据臣所知,幽州的兵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再让幽州有限的力量无法发挥,就等于卡住了旅顺的援兵。”

    “哦?”耶律延禧终于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马人望道:“据臣所知,幽州兵制的基础乃是公民制。武好古向来主张‘天下为公’,不过他主张的‘公’却不是普罗大众,而是为数有限的公民。只有服兵役或是纳税达到一定的数目,或者学问出众者,才能成为幽州之公民。他怎么做,就是把公民当成了国家的之柱,同时也将国家变成了公民的国家。”

    “这不和咱们以契丹国族为腹心部一样吗?”一旁的萧兀纳插了句嘴。

    “萧相公所言极善。”马人望恭维了一句,然后又道,“不过幽州的公民之制也存着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公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