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国崩之危 二

    第1246章 国崩之危 二 (第2/3页)

于有了突破,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长芦盐”,足以和青盐、解盐这些盐矿出产的上等盐(比较干净)竞争。

    当然了,京东商市的盐商(海州也是产盐地区)很快就抄袭了晒盐法。产出的海州盐足以和长芦盐竞争。在蔡京推行钱引法后,长芦盐和海州盐一块儿横行大宋,把别处的井盐、池盐、海盐都打得溃不成军!

    至于界河船那就不用说了,绝对是最高水平!只有吸收了大食、波斯造船工艺的泉州造船业可以与之竞争。

    而天津市的酿酒业也极其发达,除了高纯度的蒸馏酒,普通的烧酒(指可以加热饮用的低度酒)、果酒也发展的非常不错。

    当然,在钱引改革后,京东商市也出现了大量的酒厂(原本宋朝实行酒粬和酿酒管制,在钱引改革后,只需要用钱引购粬即可),酿造的美酒同样行销天下。

    顺便说明一下,现在东亚、东南亚这块的制造业也不是大周共和国一枝独秀的。一枝独秀也长久不了,有竞争才能不断进步!

    而对以天津市为核心的大周制造业构成竞争的,则是以京东商市、上海商市、明州商市、泉州商市和广州商市为核心的大宋东南制造业。

    中国东南地区的制造业其实一直是牛逼的,从宋朝开始一直到工业革命,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武好古一手打造的天津市,当然不可能把它们一网打尽。

    而且天津市工商业的崛起,对东南诸商市构成的其实是良性竞争。东南诸商市同时又是天津市的模仿者,它们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吸收了天津市的经验和技术,又拥有“理性派”大学的加持,还从提前到来的大航海时代中获益匪浅。

    另外,天津市还是东南诸商市事实上的保护伞……

    纪忆把天津市抬出来,在场的宰执枢密们都哑口无言。

    如果他们不让东南诸商市赚钱,岂不是让天津独得大利?

    至于将周国排除出大宋市场……那肯定会引发大周共和军南下!

    “要不给东南诸商市多加点税吧!”何执中说,“将四百州军所失,加在东南诸商市上。”

    由于东南诸商市和天津市的手工业品,特别是盐、铁、布、绢、酒等重点商品冲击,造成大宋内地相关产品生产的萎靡,也就影响到了相关的税收。受影响的不仅是各地的商税,还有以钱计的夏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免役钱等等,都因为农户的收入减少,而出现了征收困难。

    而农户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南和燕地纺织业发展太猛,冲击了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现在东南和燕地,一个出现了大面积的改稻为桑,一个则是改麦为棉。

    两边都是上规模的农场加上初步形成产业的纺织工业(虽然是家庭工坊为主,但是织户的竞争力比起男耕女织还是强了许多),还有高水平的印染业,完全压倒了农村的土布生产。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