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大石有办法

    第1250章 大石有办法 (第2/3页)

到草原的无边无际,补给困难和气候恶劣,武好古的骑兵根本不可能真正征服草原。

    能够做到的,无非就是名为羁縻,实为圈养。而大周为了维护羁縻统治,少不得还要禁止部落私战和在草原上发生严重灾害的情况下赈灾。

    可这样一来,又会进一步促进草原人口的增长……养得好,草原人口增长,养得不好,草原峰烟四起。总之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武好古吃饱撑着了去干这种事儿?有这精力,不如搞好自家的资本主义建设,再出海去多圈几块自古以来的神圣领土。不比在大草原上折腾强啊?

    “原来如此……”赵佶轻轻点头,“怪不得武好古不愿意代辽而立。

    既然草原如此难治,那么凉王所献四方平金策又有何意义?以周国之强都不能治理草原,问世上还有谁能治之?”

    “回禀陛下,耶律大石可以治之。”

    “耶律大石?”赵佶问,“他有什么办法?”

    凤鸣山道:“他可以为草原上的二百万众找到温暖安乐之土!”

    “温暖安乐之土?在哪里?”

    “河中、波斯、大食、埃及,都是温暖安乐之土。”

    凤鸣山笑道:“耶律大石就在靠近河中的七河之地经营了八年,知道河中、波斯、大食、埃及都是国富兵弱。若有数十万草原壮士,一定可以完全平定。

    而草原上如果失去了200万人口,今后数百年都不会为祸中原了!”

    “河中、波斯、大食、埃及都很弱?”赵佶一边问,一边在心里琢磨,寰宇之内那么多弱国,为什么大宋都遇不上呢?难道是因为祖宗取江山太巧?所以上天要出点难题?

    “都弱!”凤鸣山道,“不过他们还不是真正既弱又富的国家。”

    既弱又富的不是大宋吗?赵佶心想。

    凤鸣山说:“真正既弱又富的乃是天竺国!以西夏数万众,翻越高山,行数千里而去,一举夺得万里富饶之邦。据臣所知,如今西夏在天竺西北所据之信度河两岸,一年所得之赋税,便不亚于江南了!”

    几万人翻越帕米尔高原,通过阿富汗山区,进入人生地不熟的印度西北。凡是兵家大忌,统统都犯了个遍!

    然后……不是全军覆没,而是成为了富得流油的信度河流域的主人。粮食多到发霉,棉布堆到如山,金银数到手抽筋。从此过上了李元昊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幸福生活!

    有这么个活脱脱的财富效应在身边,耶律大石和章理当然想照葫芦画瓢了。

    所以这俩货书信往来了一年多,都在商量着去哪里发财。商量来商量去,还是觉得去波斯、大食、埃及、河中这块发财比较好。

    但是耶律大石和章理手头的兵力太少。大石有六万户。章理只有一万六七千个骑士户,另有依附的汪古部、鞑靼、回鹘、吐蕃战士一万几千户。

    靠这么点人,就算能打败波斯、大食、埃及、河中,也占领不了啊。

    因此他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