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军

    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军 (第2/3页)

所有的周国骑兵都是好一阵失望。

    因为现在的太原是“双城计”了,汾河西岸还有一座西城,东西二城用浮桥连接。而太原附近的汾河上面又没有第二座浮桥可用,也不可能涉渡,渡船、渔船也被宋军清理干净。所以当太原东城内的宋军通过浮桥撤走的时候,城外的周军是无法追击的。

    他们甚至没有办法发现宋军撤退。因为太原东城的西门和浮桥之间有夯土墙壁构成的甬道,而浮桥上也有木板遮拦,所以无法用目视观察到宋军撤离。

    而且宋军撤离的时间是晚上,能见度也不够啊。

    ……

    “什么?跑了?”

    “太原可是坚城啊,他们怎么就不守一守?”

    见到王老教谕还有一群太原父老的李孝忠、武义勇二位也有点吃惊。

    他们其实都在为攻打太原城的事情头疼呢!

    太原距离河东军团出发的易州有750里,中间又有大段路况不良的山路。所以攻城的重炮运输落后于计划,装备了12斤和18斤大跑的两个攻城炮兵营,现在刚进瓶形关,没有一个月根本到不了太原城。

    实际上,不仅12斤和18斤大炮没有运到,连共和军步兵师标配的6斤野战炮也没拉到太原前线呢。只有属于第三骑兵师的4斤骑兵炮刚刚抵达。

    而太原的城墙又高又厚,靠已经运上来的4斤骑兵炮恐怕很难轰塌城墙。

    而且太原不仅有东城,还有一个位于汾河对岸的西城呢!

    如果光靠4斤炮、6斤炮和简单的攻城器械,只怕个把月都打不下来。

    所以李孝忠和武义勇都认为暂时打不下太原,都准备要绕城而过了,结果人家牛啊羊啊欢迎共和军来了……

    “回两位太尉的话,”已经被当成座上宾,请到东山上一座堡垒里面的,听见两位大周天兵的将军发问,连忙摸着白胡子回答,“弱宋的贼兵早就被大周天兵吓破了胆,如何敢战?

    况且太原民心素来不属弱宋,自大周立国北疆以来,就北望王师,如今终于得见,自是万众归附。若王师攻城,百姓必应于内。弱宋贼兵不走,也必会内外交困,全军覆没。”

    还有这种事情?

    李孝忠和武义勇互相看看,都有点不敢相信。

    “两位太尉,”王老教谕这时又开口道,“老夫有一事不是很明,能否一问乎?”

    “请问。”武义勇道。

    “我大周天朝是不是要开科取士,并且不抑兼并了?”王老头问。

    这才是最要紧的问题啊!河东的士大夫才不管谁当皇上,他们只关心有没有科举可以考,能不能继续占有土地收租子……

    “哦,”武义勇点点头,“我国执政府决定在河东路开科举,将于年内举行发解试,中举者可在共和十年,也就去明年去天津市参加礼部试。”

    一听说有科举可以考,在座的几个儒生打扮的太原士大夫都有点小激动了。

    宋朝的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