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画仙观 上

    第168章 画仙观 上 (第2/3页)

,剩下一个小的(高乾)被南唐安置在亳州。后来高乾投靠了赵匡胤,做了个小官,他的儿子高琼则当了赵光义藩邸的侍卫,后来立了不少战功,成为了功臣,开创了一个高家将门。

    这种在辽国有亲戚的将门勋贵,在大宋这边还不止一家。还有一个赵家将门居然是燕云四大家族之一的赵家的亲戚。

    他们家祖上就是被契丹人击败后投降当了汉奸的后唐大将赵德均、赵延寿父子!

    当时赵延寿有个儿子名叫赵匡赞(后来改名赵赞)的,也跟着父祖一起投降当了汉奸,后来跟着契丹人南征后晋,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在契丹北归时赵延寿被带走了,可赵匡赞却留在了河中,投降了后汉,后来又投降了后周,再后来又投降了大宋,投降来投降去的,居然成了投降出了一家开国功臣,封了卫国公,活到宋太宗年间才去世。

    不过赵家将门和高家将门虽然在契丹有亲戚,但是亲戚之间却没有什么往来,要不然大宋对辽国的事情也不会无知到现在这种地步了

    再回过头说高家将门,到了英宗朝,高家将门因为出了一个皇后高滔滔,从此势力大涨,成为了开封府勋贵之首。

    不过在哲宗皇帝亲政后,高家将门就因为高太后的旧党领袖地位而急速衰弱。不仅作为高家庶流的高俅一官难求,连高家将门嫡流都要靠卖房子来维持了。

    “高家要多少?”

    “要两万八千缗,”郭京说,“是不便宜,但我和小乙都看过了,觉得还可以接受。因为这座道观的地契上还包括周边的一大片空地,现在种了许多桂花树,若是清理一部分出来,还可以用来建造书画会馆。一块地,就能办两件事。”

    “是啊,”刘无忌也道,“那块地边上就是汴河,还带个码头,可以停靠画舫。这样开封府的亲贵就可以乘着画舫过来了。”

    “地有多大?”武好古问。

    “总共有一百八十亩!”郭京笑道,“足够盖房子了,就算要跑马都够了。”

    一百八十亩搁在开封城内得几百万了,若是离城再远一点,就得按照寻常农地计价,最多就是几百缗这房地产最重要的,还是地段啊!

    “一百八十亩倒是不小了。”武好古点点头。

    他是预备在开封府城西弄块地好好开发一下的,书画会馆仅仅是第一步。之后他还想在书画会馆附近修建一座“武家画学”。

    如果可能的话,武好古还想鼓动宋徽宗将国子监、太学、武学、医学、律学、开封府学等等一大堆官办学校,统统迁出开封府城,都搬到城西来。

    这样就能在城西建起一片“学院区”,从而带动“学区房”的销售

    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前行,很快就到了一座隐藏在一片桂花树林中的道观前。

    这座道观名叫白云观,规模有点袖珍,不过建筑却极为精致,透出浓浓的富贵气息。

    武好古等人抵达白云观的时候,道观内外冷冷清清,除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