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下之名巧

    第十二章 天下之名巧 (第2/3页)

见营地占地颇广,檑木巨石,四散堆叠。闲汉们三五一群,或坐在荫凉处休息,或围在石墩旁赌博取乐。

    王姓小校远远喊了一声,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快步行来。只见他身着一袭浆洗得泛白的青袍,身形消瘦,唇上留着两片八字胡,看着有些文弱气息,与周边身穿短打的匠人汉子相较,颇有些格格不入。

    来人远远定住,抱拳行了一个礼,低头道:“草民马钧,见...见过两位大人。”

    “马钧?”姜维心中一惊,他熟知三国历史,自然知道魏国后期有一位大发明家也是叫这个名字,莫非今日这般巧合,有缘得遇么?

    王姓小校忙不迭将来人拉至姜维跟前,介绍道:“此人唤作马钧,能写会算,在匠人中素有声望,因被推为首领。他虽有些口吃,但技艺精湛,包管姜中郎满意。”

    他又转身对马钧道:“马首领,眼前这位乃是本郡参军姜中郎将,前几日领本郡兵马大破作乱的羌人,乃是我西北地面一等一的英雄人物。此番大胜,不日朝廷即将发下封赏,尔等都是有份的。这都是姜中郎的功劳,你要多多感激才是。”

    姜维将目光移向正在作揖的马钧,问道:“莫不是扶风的马钧、马德衡乎?”

    马钧颇有些吃惊,此时他虽薄有名声,却只闻于乡野,城里士人大户多不得知。

    “草民确...确是扶风人...人士,草字德...德衡,不...不想贱...贱名有辱清听。”

    姜维心中暗喜,此番得来倒全不费功夫了。

    据三国志记载,马钧出身贫寒,从小口吃,不善言谈。早年久寓乡间,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因此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他被举孝廉后,在魏国当博士,因生活贫困,于是改进绫机,并因此而出名。魏明帝时,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