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假小子

    第二十八章:假小子 (第3/3页)

屡见不鲜,当吕霖提及私盐时,甄俨身侧少年有一丝不快,然听到吕霖这般说辞,脸上才露出笑容。吕霖看在眼里,却不多言,只是很满意这个少年的善良。

    甄俨哪里会拒绝,连忙点头答应,镇重保证。

    快到晚饭时候,不需甄俨丰富,仆从便去准备晚膳,甄俨兄弟陪在吕霖身边谈天说地。

    甄俨是孝廉出身,自然有些才华,令吕霖惊讶的却是他身侧的小弟,十三四岁少年,竟然见识不凡。只是年少有些自傲,与吕霖聊的很有兴致。

    少年说话声音很好听,比寻常男童柔和一些,又比女子刚毅。吕霖问道:“小兄弟以为,秦以法治天下,为何二世而亡?”

    少年毫不犹豫道:“秦法严苛,可治军不可治民。军机严明,则上令下行,进退有度,故百战百胜。然治民当以仁德,待子若子女,若依法治国,民必积怨。是故先秦二世而亡,我大汉延续四百年。”

    “小弟不可讨论本朝!”甄俨急忙呵斥。

    吕霖却不计较,道:“无妨,那么小兄弟以为,当如何治国?”

    “当然以儒术为尊,礼乐教化,才是正道。”

    “不然,儒术重礼乐,可教化万民,然如教育子女一般,不听话总是要责备的。故而以礼乐教化,以法令规范,放才万世安定。凡事皆需变通,秦二世而亡,不仅因为秦法严苛,也因为不知变通。

    吕子在《春秋》中提及,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也!商鞅变法富国强秦,赵武侯学胡服骑射而强赵,皆因为变法,而不仅仅因为儒道。”

    “公子言之有理,小民佩服,只是小民还是以为儒道为正统,万民当以教化为主,人人崇礼乐之制,习乐善之文,修仁德之性,也天下无战乱矣。”

    “小兄弟言之有理,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在下佩服。”吕霖不至于和一个小孩争论治国之道,如果几句话就能争论出个结果,天下也不会大乱。

    少年却不打算住口,问道:“公子以为,战国一百年间,七国群众并起,秦从西方一隅入主中原,除变法之外,还有何原因?”

    吕霖微笑,不禁想到苏洵的六国论,便开始背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益,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甄俨兄弟两惊叹不已,不想吕霖竟然有如此才华,不光见识卓越,还能顺口说出这么好得文章!

    少年不敢再傲慢,恭敬的向吕霖行礼。

    晚饭准备妥当,吕霖与甄俨入席,少年却告辞离开,说要去拜见母亲。吕霖虽然挺喜欢这个小舅子,却说不得什么,与甄俨两日吃饭。

    甄俨得吕霖承诺,心中感激不尽,频频向吕霖敬酒。这个时代的酒如啤酒一般寡淡,吕霖自然来者不拒,两人一顿饭吃了一个时辰,甄俨有些口齿不清,吕霖才告辞。

    夕阳西下,微风拂过有些发烫的脸很舒服。吕霖慢悠悠的往回走,忽然觉得有些不对!贾诩给他的情报里面,并没有提及甄俨有个小弟!

    小弟!小弟?小妹吧!

    天啦!那个才华横溢的少年竟然是女神!

    吕霖原本起了爱才之心,打算举荐他去书院学习,日后好为我所用,没想到他是个假小子!

    难怪那么好看,唇红齿白…三五年以后,必然是祸国殃民的美人儿,吕霖悔恨自己没多看她几眼,如今有些记不住她的容貌了。

    甄氏商社内,少年回到客厅,给兄长端了一碗醒酒汤。甄俨接过汤,少年觉得束带束缚着头发极不舒服,伸手拿下束带,青丝披散在肩上,风光如画还有一丝浅浅的柔媚!

    甄俨低头喝了口汤,开口道:“宓儿今日太莽撞了!”

    甄宓不解道:“兄长是怕吕公子会不高兴?他不会这般没气量吧?”

    “非也!”甄俨摇头道:“我是怕他起了爱才之心,让你将来为他效力该如何?他可不知道你是女儿身。”

    “啊!”甄宓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她哪里想这么多,只是听闻吕霖不凡,想见识见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