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

    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 (第2/3页)

秦国一般小巫见大巫了,千钱按照秦国粮食的售价,足以买到五石粟米,通常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口粮也不过只有十石粟米而已!

    对于缺衣少粮的巴人,这等诱惑可不是寻常,于是自告奋勇的巴人比比皆是,秦军也是乐得其见将这些巴人送到衡山的深山密林中与吴楚联军纠缠。

    至于樊氏和郑氏两大巴人部族的少族长,亦是被秦国许下的重酬迷住了双眼,战死一名己方士卒便是补偿十金,让这两位少族长恨不得将己方的士卒全部寻死在这衡山之中。

    的确,这巴人的确是短视,这几乎是中原列国都弃之如敝屐的“杀鸡取卵”行径,却是在巴人看来,乃是受了天大的好处。

    这也是文明不通之地的悲哀之处,即视人命如草芥。

    及至八月,夏日暴涨的江水水位已经是渐渐下沉,重新续接上粮草的伯丕似乎也是耐心渐无,联络楚国的军队向着衡山秦军关塞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攻击!

    但秦军严防死守,吴楚联军没有半点可趁之机。

    除却荆地的战况之外,中境和北境的战事于大秦而言亦是不容乐观。

    公子嬴诚率领的兵马乃是羽林军、云梦军与襄阳军这些曾经随着公子琰南征北战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骁勇之师。

    然而在公子嬴诚的指挥下,这三路兵马却是屡战屡败,多次失去了疆土,至八月初,中境兵马也只能够依据方城山的地利优势防守。

    如此状况,倒是越发让宛城之内的臣卿担忧起来,眼下这局势摆明公子嬴诚不如那公子琰会领兵作战,故而宛城之中亦是流传起来了“多为朝堂大臣恳请秦公撤换公子嬴诚”的流言。

    即便是那些聚拢在公子嬴诚身边的老氏族,对此事亦是难以压制,毕竟关于大秦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些老氏族骨子里的老秦人血性尚在,国敌当前,岂会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罔顾大秦国本。

    于是,老氏族也只能够招募起来自己能够调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