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五 投其所好

    二百五十五 投其所好 (第2/3页)

,郑国国君郑忽派子产、子展二将率兵三万越过鱼齿山进军城父。陈、蔡两国联军共五万进攻楚国繁阳。

    另一方面,魏国集齐举国上下所有兵力,再次拜尉缭为帅,领兵六万意图直接进犯唐都荥阳。

    晋国诡诸在得到齐国一定会拖住燕国的保证后,决定大赌一把,召集各处兵力、以及从唐国遣返的俘虏共计三万西进,试图夺回清原,剑指少梁。

    早早接到方离警告的曹操反应迅速,果断放弃易攻难守的清原,命清原守军撤回少梁与大军汇合,预备利用唐军善野战的优势在少梁城外与晋军一战定胜负。

    停战盟约生效未及半月,三国便重燃战火,贾诩的缓兵之计未能生效,楚、唐两国告急。

    楚王熊侣急得直跳脚,急忙命景缺、景翠、逢侯丑三将兵分三路救火,并命传令兵催促项燕速速解决秦军。

    方离从姬郑口中得知吴国计划,冷汗登时流遍全身。

    晋国残兵不足为惧,魏国虽然麻烦,也还不至于将唐国逼到灭国的境地,但如果楚国真被秦吴所灭,下一个就该是他的唐国了。

    贾诩出使赵国、荀彧出使宋国、法正出使魏国,俱都还在路上,就算成功也还需一段时日。

    方离命曹仁严密控制洛阳,然后亲自连夜赶回荥阳坐镇,吕布、刘封、徐晃三将得知消息后果断收拢兵力北上回援国都。

    魏国大军还有不出十日便能兵至荥阳城下,城内守军不足三万,粮草器械充足,可以一战。

    但如果法正使魏事成,唐国就可以不需要打这一仗。方离登上城墙远远眺望着魏国的方向,心中暗暗祈祷:

    “就算能够击败魏军,那时的唐国也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怕是无力参与列国争霸了。孝直,你可千万不要辜负寡人的期待”

    在八国各自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之时,荀彧的车马终于抵达宋国都城商丘。

    宋国虽不属于一流强国,但在鲁陈蔡郑卫诸小国中实力也属上乘,国内有带甲十万,时常恃强干涉陈郑鲁等国内政,因此周边邦交十分恶劣。

    现任国君子冯曾被迫流亡郑国,受到郑忽照顾才幸免于难,回到宋国继位后与郑国缓和关系,两国邦交趋于平等,郑国也是因此才敢倾举国之兵伐楚。

    但子冯其人有个极大的弱点——贪财,见钱眼开到六亲不认的地步,曾多次仗着强大向郑国、陈国讨要财物,郑忽对此是厌恶至极却又不能不给。

    荀彧此行的目的,正是从子冯贪财的弱点处入手,设法诱惑宋国出兵伐郑。

    到了商丘,荀彧没有第一时间求见宋公子冯,而是着人先在市井中收集各种消息,看有没有可以利用之处。

    这一打探,还真被荀彧打探出了点问题。

    原来,现任郑国国君郑忽的亲弟公子突的母亲,乃是宋国世家大族雍氏之女,名为雍姞。

    雍氏在宋国世代为官,甚得宋国历代国君欢心,公子突又生于宋国,自幼和子冯亲近,子冯原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